文化旅游指南虽“小”,但提供了一扇窗口,透过它,能看到一个地方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可以反映其文化魅力、城市活力。西藏作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旅游胜地,得天独厚的资源自然不必多说,但是笔者认为,旅游指南这篇“小”文章做得仍然不够。
这份指南,是什么?
首先,是贴心服务。喜欢旅游的人都知道,“攻略”是个好东西。虽然对一些人来说,毫无计划地漫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很多人还是喜欢提前做好攻略,避免在新环境里一脸“蒙圈”。所以说,定期发布指南,本身就是一种贴心服务,能为游客提供权威信息、更好体验。比如去境外一些城市,会发现在出入境、公交站都会有旅行指引小册子,“必去”景点一个不少,往返行程细致推荐,甚至何时何地有何种文体活动都一一介绍。除了这种小册子,不同交通站点还会有不同的宣传单,介绍该站点附近的景点、演出等活动,它们和小册子放在一起,允许乘客免费取阅或是直接带走,让你一“册”在手,对周边好去处了然于胸,不至于随时查找网络里一些不靠谱的攻略。
其次,是资源整合。近年来,人们的旅游消费出现了明显变化,越来越多人不满足于仅在景点、饭馆、商店中放飞自我,还希望走进博物馆、影剧院、老胡同等,看一次展、听一出戏、体验一把民俗,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发布文化旅游指南,正属于随势而动,应需而生。将全区文旅活动等打包在一起,看似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集纳工作,实则能整合资源,有助于各地活动形成合力,让文旅资源精准找到受众,更好地转化为旅游吸引力、竞争力。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文化旅游指南不妨在人性化服务方面进一步下工夫,比如既以多种语言讲解知名景点、优质线路,推荐近期城内的文体活动,还与票务网站合作……对于游客而言,这是让人宾至如归的服务;对城市形象而言,也是精准有力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