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记】尼泊尔:喜马拉雅的宠儿,户外攻略,西藏美图,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2016-07-15 282

尼泊尔地震快一年啦,不知杜巴广场修好了吗?~~~~
好怀恋尼泊尔

这篇游记是杂志社作者老K写的,那时的尼泊尔还没有地震,那时的尼泊尔是喜马拉雅的宠儿~~~

进入正题(带你从老K的眼里看尼泊尔)
从成都飞往加德满都,经过西藏空域,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当飞机从陈塘沟飞出了西藏地界,进入尼泊尔的领空时,山脉的海拔落差一下子变得非常大。从北往南,北侧有覆满白雪的平缓山峰,另一侧则云雾缭绕、郁郁葱葱。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尼泊尔,我见到了安纳布尔纳群峰,如一面叹息的墙壁,挡住了由南北上的季风,也围住了尼泊尔的困惑。

攀安纳布纳峰南壁,似攻古城墙

由于尼泊尔一侧地势低洼,河谷、盆地遍布,例如海拔1500米的加德满都谷地和海拔900米的博卡拉盆地,与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的相对落差在短短几十公里距离内就可以达到5000米以上,颇有拔地而起、君临天下的感觉。这里与北坡的西藏可谓天壤之别,也是南坡独具魅力的地方。极其巨大的海拔落差,也使得气候、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在徒步过程中不断发生剧烈变化:由南而上的季风被困在了山脚下,因此尼泊尔的北部低海拔山区除了旱季以外,大部分时间笼罩在云雾之中,高海拔地区则常年积着白雪,一片银装素裹。【西藏游记】尼泊尔:喜马拉雅的宠儿,户外攻略,西藏美图,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安纳布尔纳大本营,海拔4130米,被建立在一片由冰碛堆积而成的岩石堆上,周围环抱着无数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得益于地势在较短距离内的极大起伏,这里的4130米不仅是个罕见的高海拔,更可以在直线不到10公里的距离内,与世界排名第十位的高峰——安纳布尔纳一号峰面面相觑。
站在冰碛观景台的顶端,我凝望着一号峰很长时间,在所有14座8000米级高峰里,要来到安纳布尔纳一号峰面前并不算是很难的事,大本营的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后勤保障条件也算不上非常艰苦,但是她何至于成为14座高峰中登山死亡率最高的纪录保持者?
    实际上,当我回来之后用谷歌地球查看之后,才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严格意义上来说,安纳布尔纳一号峰并不是一座山峰:以海拔8091米的山顶为中心,尖锐的刃脊向两侧延伸,在5公里的范围内刃脊的平均海拔超过7500米,10公里的范围内超过7000米,而无论是南坡还是北坡,在直线5公里的范围内垂直落差都达到了3000米以上,这分明是一堵世所罕见的超级墙壁!
无疑,除了极端多变的气候之后,安纳布尔纳一号峰本身所具有的怪异地形,是这座山峰攀登难度极高的重要原因。通常来说,我们印象中的高山总是呈金字塔型的角峰状,然而安纳布尔纳峰却并非如此,确切地说,她是一堵由岩石和冰雪混合而成的墙壁,称之为“安纳布尔纳雪墙”也丝毫不为过;攀登山峰,可以沿着山坡缓行而上,但如果是面对一堵平均海拔在7500米以上的墙壁,又该如何是好呢?
在国际登山界,评判一位登山家是否属于顶尖人物,除了有过登上这些8000米级高峰的经历,更为重要的认定标准一般有两个:第一是无氧登山,就是在登顶过程中不使用氧气瓶,第二就是不能在常规季节走常规线路。以安纳布尔纳一号峰为例,如果从常规的北壁、西北山脊登顶成功,尽管过程也会极为困难,但依然构不成这个标准,只有从最困难的南壁登上顶峰,才能确立顶尖高手的地位。

【西藏游记】尼泊尔:喜马拉雅的宠儿,户外攻略,西藏美图,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南壁是什么情况?一号峰的形态,是一面宽达5公里的巨大雪墙,而南壁是坡度最陡峭的一侧,从海拔5500米左右的冰川上部,墙面会在3.5公里的地面距离内直接攀升2500米至8091米的峰顶,而再往上至海拔6000米以上之后,基本上就是个接近于垂直的坡面了,想要在攀爬(包括下撤)这个绝壁的过程中,保证不出任何意外事故、还要天气持续晴好,完全的天时地利人和,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攀登安纳布尔纳峰的南壁,似乎已经脱离了登山的范畴,而是有点类似于古代战争中的攻城墙了,而且由于海拔太高降雪频繁、加之极陡的坡度,在爬墙过程中随时可能遭到雪崩和落石的攻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号峰真可算得上是一堵“叹息之墙”了。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一点,喜马拉雅山脉有三分之一是在尼泊尔境内,安纳布尔纳峰只是那绵延800公里的万千雪峰的其中之一。那么,在尼泊尔这样一个半壁江山为喜马拉雅占据、一抬头就能看到雪线的国家,居住在那里的人们会不会将山岳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文明和血液中去呢?
客栈老板,接着永不停歇的电话
    萨克塞斯(Success)是我此次到尼泊尔徒步时第一个深度接触的尼泊尔人,他是加德满都泰米尔区一家客栈的老板。萨克塞斯总是穿着那一身看上去很廉价、而且显得不太合身的西装,说话和走路的节奏甚至比山上的背夫更为迟缓,总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给人一种在当地很少见的知识分子的印象。
萨克塞斯当然不会是他的真名,而是他为自己取的一个英文名字,在我们看来似乎有些过于直白,直截了当地表现出这个尼泊尔85后的远大理想;我不知道萨克塞斯是否像他声称的那样拥有庞大的产业,但是从他日常的行为举止来看,他无疑已经将自己与成功人士划上了等号。在我见到他的时间,萨克塞斯不是在接那似乎永不停歇的电话,就是在昏暗的白炽灯下对着一堆账单疯狂地摆弄计算器。

【西藏游记】尼泊尔:喜马拉雅的宠儿,户外攻略,西藏美图,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由于我的行程以徒步为主,与萨克塞斯的接触不过是点到为止,我的一个朋友则在入住后就接受了他所提供的全程套餐式服务;从事后反馈的信息来看,或许萨克塞斯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招徕生意上,而忽视了服务设施的维护和质量,不用说,其结果就是忍无可忍的朋友在离开奇旺回到加都后,就与这位成功人士解除了合同。
    但是无论我们如何指责萨克塞斯的不厚道,仅论他愿意与我的朋友解除合同并退还钱款这一点,我觉得他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不像是那种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人。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身为一个外国游客,在尼泊尔所签订的任何协议或合约,一旦出现纠纷,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权利保障,如果对方撕破脸皮不还你钱款,你又能奈他如何?
他让我想起了在黔东南的肇兴遇到过的另一位客栈老板,他们同样拥有说书人般曼妙的口才,以及对旅游业所蕴含的巨大商业利益的敏锐嗅觉,对待游客也不约而同地采取怀柔政策,会让人对未来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美好憧憬,然而当游客发觉事实远没有他们描绘得那么花好稻好的时候,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往往如同安纳布尔纳峰的南壁那样残酷无情。

信息时代下,传统如此脆弱
喜马拉雅山脉,这条地球上最雄伟的山脉像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各种肤色、国籍的人们不远万里来到其南麓的弹丸小国尼泊尔,只为一睹她壮丽的风采。旅行者们除了带来了他们的猎奇心之外,还将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化装备、与这个相对闭塞的国家迥然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带到了这里,有些东西,譬如互联网、智能手机、单反相机、美元欧元般显而易见。另一些东西,譬如快餐文化、商业交易、语言习惯般并不那么一针见血,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外来文明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今日尼泊尔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生活和思想。

【西藏游记】尼泊尔:喜马拉雅的宠儿,户外攻略,西藏美图,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居住在城市里,类似加德满都谷地、博卡拉谷地的年轻人,处在外来文明冲击的前沿阵地,而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锋结果几乎没有悬念,年轻人们甚至于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就完全接受了这些能完全颠覆他们传统生活观念的东西,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料到,他们祖祖辈辈苦苦维系、甚至为之刀兵相见的所谓传统和宗教信仰,在信息时代的浪潮面前原来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这里所说的“宗教”,指的当然是印度教,如今也是绝大多数尼泊尔人的宗教信仰。一种宗教能在3000年的历史跨度中生存,必然有其道理,无论是印度教、或是藏传佛教、苯教,尽管如今的境遇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犹如这里跌宕起伏的地形一般,尼泊尔年轻人的思想差异也非常之大,或许对外开放时间还很短暂的尼泊尔更像是一张白纸,以至于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做出了各自不同的选择。
商业文明、快餐文化的强力冲击使得少数如萨克塞斯那般的尼泊尔年轻人一触即溃,而大多数人依然抱着有限接受的暧昧态度,以至于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一些下意识的文化分裂。
例如载我们去博大哈佛塔和帕斯帕提那神庙的司机,与萨克塞斯差不多的年龄,种族一致,也是一位相貌英俊、穿着也完全西化的青年,不过我在他身上感受到的东西与萨克塞斯给我的感觉截然不同,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解释。那天,当我绕着大佛塔转完第三圈回到佛眼前时,看到他在高台上专注地喂着鸽子,专注到有人在如此近的距离给他拍照都没有发觉。
   在我的镜头里,这个穿着牛仔裤和皮夹克的青年体现出一种与他的穿着截然不同、难以言表的气定神闲,仿似神佛附体般,笼罩在一种光环之中。之后在我们游览帕斯帕提那神庙时,他忙里偷闲赶去供奉着神牛南迪的大殿做了祈祷,当我们再度看到他,额头上已经多了一点代表着吉祥和祝福的红色胭脂。

本站在建设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若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日内删除。

玩转西藏 游记攻略 【西藏游记】尼泊尔:喜马拉雅的宠儿,户外攻略,西藏美图,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https://www.51wzxz.com/135572.html

上一篇: 遇见美丽……
下一篇: 江孜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