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是无数道选择题的合集,千万别因一时执念而后悔。图片来源:mynavi.jp
“我们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自我。”每每读到艾德蒙.希拉里的这句名言,另一个问题便会瞬间蹦出来——如何征服自我?
想必很多山友都有自己的答案,其中大部分可以归结为与自己或与他人的竞争,期待每一次都能更快、更高,顺利达成定下的目标。
然而,一旦这么想了,你将可能会错失登山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被其拖累。
K2峰的首登丑闻
登山,大部分时候都是一项纯粹的运动,而非竞技。但在14座还未有人踏足的年代,每个国家都在为首登竭尽全力,许多攀登者也因“第一次”的辉煌留名史册。
但,竞争在带来极限突破的同时,也催生过令人哗然的丑闻。
1954年7月31日,当意大利登山家阿奇里.科帕哥诺尼(Achille Compagnoni)和里诺.雷斯德里(Lino Lacedelli)站上K2之巅,成为民族英雄时,巴基斯坦哈桑阿巴德村背夫阿米尔.迈赫迪(Amir Mehdi)只能忍着双脚严重冻伤的剧痛,被担架抬往斯卡都镇的一家医院治疗。
K2在当时被视作最难以攀登的8000米级雪峰,图为其北壁。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这次攀登中,阿米尔原本也有极大可能与阿奇里、里诺肩并肩一同触摸K2顶峰,但最后却被人为剥夺了机会,甚至被迫在海拔8100米、零下50°的冰雪中度过了离死神最近的一个夜晚。
1953年,阿米尔成功协助奥地利登山家赫尔曼.布尔(Hermann Buhl )攀登南迦帕尔巴特峰。这一成绩,使得意大利登山队在挑选背夫时,他顺利得从百人中脱颖而出。
晚年的阿米尔,胸前佩戴着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奖章。图片来源:bbc.com 摄影:Shahzeb Jillani
就在冲顶的前一天,阿米尔收到与另一位意大利登山者沃尔特.博纳蒂(Walter Bonatti)一同将氧气瓶送至海拔8000米,并在那里与阿奇里与里诺会合的任务。但据阿米尔的儿子苏丹.阿里讲述,当时其他背夫都拒绝了这项任务,父亲之所以接受,是认为自己得到了登上K2顶峰的机会。
然而,当阿米尔与博纳蒂带着氧气瓶,在入夜前到达约定地点时,眼前的景象出乎意料:
应该在那里出现的帐篷无影无踪。他俩继续攀登,试图寻找阿奇里与里诺,博纳蒂大声呼喊两人的名字。
随后,得到了回应,营地已经迁移到他们无法达到的地点。一个喊声则要求他们留下氧气瓶,然后下撤。
但,此时的夜幕已降临,温度降至零下50°,下撤不再可能。阿米尔与博纳蒂找到一块冰雪岩石,相互依偎着,准备静静等待死去。
里诺(左)与阿奇里成功登顶K2。图片来源:leggotenerife.com
命运眷恋着他俩。第二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两人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们留下氧气瓶开始下撤。阿奇里与里诺则在随后取走了氧气瓶,并成功登顶K2。
由于没有登山的基本装备,只踩着一双普通军用靴的阿米尔在下撤至大本营时,已经无法行走,只能被放在担架上送往斯卡都镇的一家医院,最后被转送到拉瓦尔品第的一家军队医院。
经诊断,他的双脚被严重冻伤,在医院住了8个月后,医生不得不切除了他所有的脚趾。
阿米尔的双脚脚趾被全部切除。图片来源:bbc.com
回到家后,阿米尔将冰镐收了起来,并声称永远也不愿意看到这件东西。他的儿子苏丹说:
冰镐让他想起了自己的遭遇,被丢在冰天雪地里等死的遭遇。
阿米尔的儿子苏丹.阿里手拿父亲永远不愿再见的冰镐。图片来源:bbc.com 摄影:Shahzeb Jillani
往后的日子里,阿米尔没有再登山任何一座山。
这件事情发生后,有消息披露称:阿奇里故意移动了营地位置,以避免博纳蒂和阿米尔参与登顶行动,更担心更年轻和强壮的博纳蒂抢了风头。同时,巴基斯坦方面也愤怒指责意大利登山家把他置于极其艰难的境地。
这场尴尬的丑闻被揭开后,意大利当局选择努力试图保护阿奇里的声誉,维持对首登行动的结论,并将责任推到了博纳蒂身上。
直到2004年,里诺撰写的这本回忆录,才还原了冲顶前一晚在K2峰上发生的阿米尔与博纳蒂在携带氧气瓶上至海拔8000米后,在毫无掩体的情况下度过一夜的事实。
随后将近半个世纪里,博纳蒂尽一切努力对意大利官方的结论提出质疑。直到2004年,里诺发表了一本回忆录,促使有关方面展开了新的调查,最终导致2007年意大利登山俱乐部正式承认了阿米尔与博纳蒂在人类K2首登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只是,这份迟来的荣誉对阿米尔来说,已无太多意义。1999年,他在巴基斯坦去世,结束了86年的生命。在忍受残疾之苦的岁月里,他始终没有要求任何人向他道歉,也没有得到任何人的道歉。
真正的登山应该是美好的、有趣的、纯洁的,若是将其视作一场竞争,让功利的目标占满内心,即便登顶也不会感受到幸福。
学会说“这样就这可以了”
阿米尔的故事,或许有些极端,遇到的概率极小,且不可否认良性竞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斗志,关键在一个度的把握,绝不可为目标而不择手段。
相对于与别人的竞争来说,更多的攀登者更放不开的是与自己的竞争,就连日本著名的登山家栗城史多,也曾遇到过这样的状况:
我在最开始的时候也认为,所谓登山,就是不管多艰辛,不管多痛苦都要“克服”,要具有这样的强烈信念。
必须战胜习惯向痛苦投降的懦弱的自己,才能取得“胜利”——这是我在登山初期的真实想法(信息来源《一步向前的勇气》)。
这样的心理活动,想必是许多山友在登山遇到困难时唯一秉持的信念,我也不例外。但事实并不如想象般顺利,有时候绷得越紧,太执着于理想中的目标,反倒容易出状况。
2010年5月,西藏登山资深向导阿旺占堆就曾遇到过一次极为凶险的事故。
早上九点半,阿旺占堆与客户在海拔7790米的三号营地一片忙碌,准备向8300米的突击营地进发。但此时,客户因无法在室外排出“大号”而不愿动身,最后他提议去帐篷内解决。听到此,有些意外的阿旺占堆还是答应了这个要求。
人满为患的珠峰大本营,排泄也成为了一大难题。图片来源:ispo.com.cn
客户顺利方便后,眼看身边队伍出发得差不多的阿旺占堆有些着急,没多想得就钻进了刚被使用的帐篷内整理装备。但浓郁的恶臭,熏得他快要窒息,立马冲出帐外后开始呕吐不止。
伴随着食物的流失,阿旺占堆感到自己的体力也在流逝,整个人松软无力。然而,他并没有太在意,还是强打精神向前出发,边走边暗示自己:“会好的,会好的”。
每一个细小的影响都有可能左右珠峰的攀登结果。图片来源:blog.roodo.com
海拔8100米,实在扛不住的阿旺占堆停滞了整整30分钟,换过来后勉强挪到营地。没有吃任何晚餐的他进到帐篷内,害怕自己还会反胃,没脱衣服便躺下了。果然,躺下没多久,胃内一阵恶心,他蹿出帐篷开始呕吐,并清晰地看到吐出的咖啡色黏液。
一下子,阿旺占堆有些慌神,随后便立即用雪盖住了呕吐物。他感到自己心跳加速,也不知道这种痛苦何时才能结束,但还是等着双眼对自己说:“坚持,我要坚持,要坚持走到底”。
不会不觉中,两行热泪滑了下来。要知道,就连在高海拔处被暴风雪围困了三天三夜,差点失去一个大拇指的时候,这位壮实的汉子也未曾掉过泪。
在检查保护站的阿旺占堆。图片来源:91uban.com
凌晨,阿旺占堆又呕吐了一次咖啡色物质,但他依然告诉自己“没事,要忍”。就这样,在每吸一口氧气都感到恶心的状态下,他来到了8600米。突然,他拔下了氧气面罩,一片鲜红的液体从喉咙喷涌而出。
此时的阿旺占堆,再也无法向上一步,才不得不请求下撤。返回拉萨后,他去往医院做了胃镜与钡餐的检查,结果为:食道、胃全都是溃疡。最终,他吃了四个月的藏药终于痊愈。
登山面临困境时,很多人都会做出与阿旺占堆一样的选择,鼓励自己一直一直坚持下去。但有时候你必须明白,不是任何状况都适合坚持到底,特别是身体,来不得半点硬撑。
攀登间隙还开心自拍的栗城史多。图片来源:surotto-mania.com
面对如上不得不放弃或者是发现自己太过执着的时刻,栗城史多有一句魔法咒语,那就是——“这样就可以了。”这句话,不是在遇到小小困境时就轻言放弃,而是:
将痛苦、不安等等一切都不挑不拣地接受下来,只有完全接受当下的逆境,放下与其耗费无用精力的抵抗,将之清零,才有重新获得力量的空间。
有时候,放自己一马不是坏事。所谓的不执著,也并不是将一切都抛弃,而是被一切被填满。
13名攀登者中唯一的幸存者
不与自己竞争,是在不能继续的时刻,放在心中对目标的执着,也是在合适的时候,懂得转身。
瑞典登山家格兰.克洛普(Goran Kropp)生平攀登过许多高海拔雪山,包括K2,希夏邦马等等。但最为著名的一次,是1996年其从瑞典骑自行车横跨欧亚大陆,到达尼泊尔加德满都后,徒步去往珠峰大本营攀登的故事。
喜欢骑着自行车周游世界的格兰.克洛普。图片来源:tripoto.com
格兰对珠峰的攀登,不是一次就成,而是经历了一次“死里逃生”。第一次攀登时,他与12名同伴一起出发,但在距离顶峰仅剩91米时,他选择了放弃登顶,独自转身下撤。对此,他的理由每一位登山者都知道:
我们预定返回的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当时只需要45分钟我就能登上山顶,但我知道如果我那样做的话,也许今天我就不再这个世界上了。
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我一定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
有了第一次经验,格兰在第二次使用无氧攀登站上了世界之巅。但与他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大多数虽顺利登顶,但却在下撤时因错过了关门时间,葬身于暴风雪。
下撤中的格兰。图片来源:tripoto.com 摄影:Justin Vidamo
山永远在那里,所以请不要让每一次的攀登,都在无谓的竞争中成为捆绑自己的牢笼。
更多户外攻略热帖请点击
【户外攻略】拉萨旅行,你知道哪些必备品?
【户外攻略】背包客的十大安全提示
【户外攻略】户外鞋怎么挑?
户外运动装备清单
【户外攻略】DIY!户外摄影摄像携带系统的解决方案
【户外攻略】老驴教你玩转户外装备
【户外攻略】自助游前的物资准备
【户外攻略】教你防忽悠,户外装备选择七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