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怀念,那片旷野里的牧民。我所指的他们,是真正身处荒野的牧民,他们和自然之间没有争执,他们和动物之间没有铁丝网,他们分布在一条两千多公里长得被人遗忘的地带,以及那停止不前的久远时间里。他们是一群古老的人,但他们的心很年轻,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他们生活极其简单,但从不抱怨,因为没什么可抱怨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他们的家从没有锁,因为没什么可锁的,自己在哪家就在哪;他们的生活里没有钱、势、车、房……但他们却远比我们幸福。
他们的社会
独一无二的原生态社会模型,还生活在过去某个时间里
《结,起点亦是终点》,开篇曾写,原本是买上两匹马去荒芜的藏北,从一个牧民点晃荡到下一个牧民点。彼时,我从未深入藏北,只是心生美好。没想到,之后的很多年居然与这片遗世独立的旷野缠绵不休。这片无人之境,曾被我定义为最后的自由追逐之地。只要你能深入,你便在所有的游戏规则之外,成为一匹真正的荒野孤狼。
而最让我怀念的是那些生活在旷野里的牧民,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藏族?偏远的牧民?近乎原始的状态?神秘的宗教?空气稀薄的苦寒之地?无论我们怎么用猎奇的眼光来看待,都无法准确的定义他们。我想,他们是一群古老的人,还生活在我们过去的某个时间里。
他们是人类社会演化的活化石,这绝非夺人眼球的噱头。人类离开旷野,聚集成群,建立城邦,构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而这些牧民,仍停留在几千年前的旷野里,使用着和千年前一样的工具,想着和千年前一样的事,人与人的关系简单如初。
这种大面积的原生态社会模型,在全世界范围类都是独一无二的。
曾经在一个藏北县城,居然买不到一条经幡。因为人的稀疏,缺乏一个足够的集群去承载高级别的宗教。原始粗陋的万物有灵,仍客观现实地支撑着牧民们的精神世界。他们日常面对的,不是密集且繁复的社会关系,而是荒无人烟的大自然。所以,旷野越深处的牧民,其宗教色彩越淡,制约他们的不是佛教理念众生平等,而是和自然共生共存的关系。没有谁比谁高贵,没有谁比谁卑贱,这片旷野里的每一个生命其实都很牛。这点,在文明时代早已丧失了,各种高级宗教、理论、主义代替了人和自然之间最朴素的连接。
他们的爱情
喜欢你,只是因为喜欢你
现代物质对于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没有实质性的提升作用。牧民们的生活中心,仍是一顶简陋的帐篷,这个移动的家里,洗衣机、电冰箱、电脑、床、椅子……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吃的、喝的、用的,包括能源(烧牛粪),完全是封闭的,无需强烈的依赖外界。甚至连银行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但他们的家却有着更温暖的实质,一家人睡在一顶帐篷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何为家?我想最起码是和亲密的人在一起相依为命吧。
他们的生产方式几乎也没有任何升级,每天就是把牛羊赶到旷野里,让它们自行觅食。牧人则找一个避风的凹地晒太阳,喝奶茶。天快黑了,再把牛羊赶回家。连手表这个最基本的生产管理工具都是多余的。
他们的社交环境会逼死一群现代人,没有网络是次要的,有些偏远的牧民点,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外人。每天面对的就是那几个身边人,熟稔到话语都是多余,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便能默契地知晓对方心思。所谓时尚,反而成为最丑陋的鬼。很难想象,你一身西装革履、低腰裙裳地和家人,围着火炉、坐在地上吃晚饭。另一说,牧民们吃饭都没准点,饿了随手抓起一块生羊肉,用刀削几片塞在嘴里。一日三餐?还准点报时了。
他们与异性相处的模式也简单干脆,爱就爱了,分就分了。没有道德绑架,不看身世背景,喜欢你,只是因为喜欢你。既有长相厮守,也有花心蝴蝶。我认识的一个牧民,长得跟武大郎似的,但很会哄女人开心,每年换一个老婆,我见过他三个老婆了。他们多数都有情人,时常在无聊至极时,骑着摩托车穿过孤寂的旷野,去一个遥远的牧民点幽会情人。他们的性是单调的,但无疑是具有创造性的,幽默,坦荡,毫无顾忌,自然天成,丝毫不觉得人生寡味。若把所谓道德暂放一边,我时常觉得他们活得更像一个人。
他们的生活
觉得可以欺负你了,才是真正的接受你
我曾有个阶段,特别幻想找一个藏北姑娘过日子,天地间一顶帐篷,每天把炉子烧得热热的,在寒冷的夜里相互倚靠。
最近些年,不得不否认,外部世界对于他们的影响。有次,一个当地朋友托我带部手机给他。于是,我挑了一款前几年很时尚且结实的手机送给他。他接过手机居然说不是智能的,不能用微信,一脸不屑。我有些诧异,我那时自己都不玩微信。网络已完全覆盖乡一级行政单位,这导致离乡较近的牧民们,有事没事往乡里跑,聚在茶馆,分享着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
还有一年,政府给牧民们发卫星电视。那次赠送力度之大,旷野深处的很多牧民第一次用上电视。真的很高级,一个手提箱,打开,一面是液晶屏,一面是信号锅。那段时间,我帮很多牧民们调试过信号锅,调角度调得脖子都扭伤了。很多牧民第一次通过电视看到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有些牧民真的看傻了,羊也没心思放了,整天盯着屏幕,一脸难以解析的复杂表情。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一个与天地和谐共存的群体,就这么猝不及防地被生硬地敲了一闷棍。好在,卫星锅经常被羊踢坏,或机器出现故障,等等。一段时间后,电视从旷野里消失了。牧民脸上那复杂不可琢磨的表情终于又回到我所喜欢的单纯和朴素。
我从不认为,他们就该有义务坚守某种传统,而我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现代文明。我只是认为,内心的生长应是温良的、优雅的、自然的,当与外部世界有着巨大落差时,直接让两个世界相遇,只会产生撕裂般的苦闷。
事实上,很多人这么伤害过他们。以雄赳赳的姿态,和他们合了个影,就以为了解他们了,就以为自己更文明。他们听不懂你说的话,才不管你怎么想,他们只是天真地笑着,配合你、反差你,衬托你,让你感觉高高在上。其实走进他们的生活很简单,就是和他们一起生活。不要以高级世界里的姿态面对他们,反而你得表现得像一个弱者。当他们产生优越感时,觉得可以欺负你了,他们才是真正地接受了你,才会向你展示他们身体里那奔腾的古老血液。
他们的微笑
真诚幸福,在很远的距离都能感觉到
听闻最近一个朋友开车,在羊湖一带撞死了人,家属没找麻烦,没变相成为生意。这让我想起一个在更北方发生的故事,也是一个朋友撞死了一个突然出现的小牧民,方圆百里没有人烟,也没有路过的人。他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就在冰天雪地里守着孩子尸体,一直等到很晚才等到母亲寻来。母亲抱着孩子尸体痛哭流涕,拒绝接受任何赔偿。她说,不怪你,这是孩子的命。甚至自责地认为孩子给他带来了麻烦。我想说的是,不管你是否理解,他们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人。
时常怀念,那片旷野里的牧民。我所指的他们,是真正身处荒野的牧民,他们和自然之间没有争执,他们和动物之间没有铁丝网,他们分布在一条两千多公里长的被人遗忘的地带,以及那停止不前的久远时间里。
他们是一群古老的人,但他们的心很年轻,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他们生活极其简单,但从不抱怨,因为没什么可抱怨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他们的家从没有锁,因为没什么可锁的,自己在哪家就在哪。他们身处苦寒之地,常年与世隔绝,但他们内心并不贫瘠。他们彼此间也相距甚远,有些人就这么病死了,半年后才被人发现。
他们衣服看起来很脏,不是因为穷,他们日子看起来很穷,不是因为没文化,他们看起来傻乎乎的没文化,其实……活着有那么复杂吗?或许我们才需要,有钱、有势、有车、有房。他们的生活里没有这些,但他们却远比我们幸福。我并不反智、反进步、反文明,我只想说:看看,几千年前的我们就是这么活着的,也没糟糕到哪里去嘛!
生活在旷野里的人爱微笑,在很远的距离外都能感受到笑。
更多西藏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