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菩萨说:在人生的某一个时刻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幽静的地方行走,这会把我们带向觉悟的道路。尕朵觉悟,一个遥远的地方,一个英武的将军,一片神灵居住的地方,一片古老的土地,一个离天很近的地方……张开手臂,你就可以拥抱蓝天;深吸一口,你就可以嗅到远古的气息。转山,转着转着,就转动了自己内心的世界,转着转着,就转动了现实的世界,总习惯忽略来之不易的幸福,面临纯粹的天地,那些一直环绕身边的幸福被找到,往常不是感受不到,而是你根本不觉得那是幸福,活着就是希望,幸福转身即见,你我皆该觉悟。
来源:《西藏旅游》杂志2016年12月刊
作者:文、图/淡淡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身骑红色战马身披白袍,智勇双全的将军
我们一行12人来到尕朵觉悟转山,2天时间行走40多公里,出发时的海拔4200米,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翻过2个海拔5000多米的垭口,带着灵魂、感受生命轮回之美。转山为轮回,轮回不是那么遥远的事,每天,每时,每刻,都是一个轮回。哪怕瞬间闪过的一个好念头、坏念头,亦或不好不坏的念头,都会在轮回的时空里留下深深的印记,待因缘际合时,开花结果。
藏传佛教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这源于青藏高原处于高寒地区,自然条件苛刻,人类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同时产生了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愿望。在原始人类的认知理念中,他们把自然物质与人类自身相比,想象自然界与人一样也具有思想和感情,于是,一个被想象出来的神灵诞生了,身骑红色战马,身批白袍智勇双全的觉悟将军和他的亲人和随从们。
尕朵觉悟意为“上康区主神”,全称“觉悟久庆栋热”,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供奉的藏地神山之一,是传说中的英雄格萨尔王祭妃的神灵。传说,他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军,统率将士们捍卫玉树。他似乎永远高昂着英勇的头颅,山体上铁红色的岩石,就像将身军上的盔甲反射着高原上万古的灵光。主峰觉悟将军,旁边是一片冻云弥漫、千古不化的冰川,传说那是将军洁白的帐篷。环绕神山周围的是为觉悟神打造兵器的七个铁匠,为他缝制战袍的七个裁缝,还有觉悟的奶奶、两位夫人、觉悟战刀等山峰。
尕朵觉悟以“奇、高、陡”而著称。从“奇”而言,其主峰常年积雪、千古未化,即使在十分酷热的夏天,也未曾发觉到丝毫融化的迹象,银白色的盛装,成为他纯洁和神圣的永恒象征。以“高”而言,迄今为止,它还是座处女峰,未曾有一人登上主峰的最高顶端。也许是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们怕自己这凡俗之躯玷污了觉悟神的纯净和尊严吧,所以他们是敬而远之的。
将军的礼物,是一个雪白晶莹的世界
转尕朵觉悟,我们从杂朵镇出发。在杂朵镇,向导尕玛给我们找到一家旅馆,非常干净,老板也非常热情,刚一见面就相拥而来。晚上我们联系了当地派出所所长,所长非常热情地允许我们转山,并让尕玛给我们带路。
在尕玛和小勇的带路下我们来到了尕朵觉悟的后山,开始我们的转山之路。刚一下车凝重的情绪笼罩心头,用手表测下海拔为4200~4300米左右,意味着我们要爬升800多米到达海拔5000多米的垭口,这么高海拔的重装徒步,心里真没什么底。
转山就是要绕着神山转一圈,尕朵觉悟分为大转、中转和小转,大转当然时间不允许,小转是大德高僧转的,1天可以完成但是经常发生事故,中转需要2~3天,也是适合我们的转法。海拔越高压力越大,看看大家疲惫的样子就知道有多痛苦。
不断爬升,背后是三天吃喝用的重装,让自己疲累不堪,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喘,后面有两个藏族的小女孩追了上来,她们是为了给母亲祈福而转山的,她们步伐矫捷让我们望而兴叹,一会儿就消失在我们视线中。走得不远就可以看到觉悟将军的“奶奶”,奶奶峰真如同一位老人一般沧桑而厚重。
在觉悟战神的奶奶神峰下面有面石壁,上面用酥油沾满了珊瑚、松石、各种吉祥物和钱币以示对神明的敬仰和供奉。路上很苦,还有心情去感受风景吗?当然!苦就是风景的一部分,如果不懂这个,那么就不会懂转山的本质了。
在海拔5000多米的第二垭口合影后,尕玛告诉我们前面还有很长的路才能到达营地,哎。
从海拔5000多米的垭口走到海拔4600米的营地充满艰辛,走了10多公里,我由于劳累无心将顶包的食物拿出来,有些低血糖踉跄地咬着牙坚持走,晚上7点多天将黑时终于找到块有些斜但是没有石头的草地,在上面扎营。夜晚头疼各种难受一点吃的都吃不下去,真担心就此倒下,队友“蝎子”给了安乃近和抗高反的药,“芥末”递给我温暖的热水。翌日早起,一点难受的症状都没有了,在收拾装备时天空下起了大雪,是觉悟将军对于我们外乡来客的照顾吧,让我们看到最美的雪景。
神山的美在于用心去走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一切。离开营地继续我们的转山,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有面包车,这里水草丰茂住着几户藏族人家
,其中有家叫好人家,好人家的藏族阿妈给我们端上了一桌好吃的,给我们熬了一壶奶茶,喝完又给我们加满,一盆血肠和肉,样子虽然不好看但是非常美味,吃了一块还想吃,一满盆让我们消灭了大半盆。时间到了要出发完成最后的转山之行了,和藏族阿妈不舍地道别,“条子”送给了阿妈的小女儿一条围巾,阿妈家的奶茶和血肠真顶饱,一直都到晚上都不觉得饿。
雪越下越大,觉悟将军知道我们这些异乡来客的到来,给了我们一个晶莹的世界,垭口的雪花漫天飞舞,走在沙沙的雪地上,身上落满了积雪……伴随着大雪,周围雾气朦胧,尕朵觉悟众山峰若隐若现,就在我们走到尕朵觉悟山脚下的时候突然云开雾散,太阳高挂,刚才还朦胧的山峰立马展现在我们面前,觉悟将军佑护着我们,让我们见到了他最威武的身姿。
子非鱼,但也许真知鱼之乐
曾经看到过一条微博说,芬兰12岁的小男孩,整个夏天都在森林里采集小浆果,并在祖母的帮助下作了400瓶果汁,将所得的200欧元捐给了动物园,初衷是因为他一年前在动物园看到一只情绪低落的熊,希望能给熊买一棵可以爬的树。
你还记得小时候去动物园的感受吗?兽中之王老虎在狭小的笼子里烦躁地走来走去。老鹰在笼里黯然垂首,它们不快乐。但是当我们长大,甚至无暇去动物园。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却忘了以最本真纯朴的眼睛和心灵去感知天地万物,说不定还会嘲笑这给熊买树的孩子一番:你怎么知道熊不开心?你怎么就知道熊有了树爬就开心了?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段文字,一位灵修者在南极与企鹅无声对话,使其摆出其他摄影者想要的姿态,这似乎太玄妙甚至有些唯心,但我愿意相信她真的与企鹅对话了,因为人类在本质上仍然是动物,是自然界的一员。回归自然,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头顶蓝天,脚踩白雪,才能恍然觉悟到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在那一刻,与天地万物心灵相通,即使一草一木一石,都会感觉出它们生命的力量,这也许就是转山最现实的意义。
我和“蝎子”都带的全金属机身的全副单反,一个足有5斤重,高海拔背单反真是件痛苦的事,越走越吃力每次掏单反准备拍照,都要做个可怕的思想斗争。
海拔5000米的山地,走路都是很有压力的事,当然这就是山野间的乐趣,也是它能带来心灵宁静的因由。如果没有付出过汗水和努力,又怎能触动心灵。前面是尕朵觉悟神的国度,身后是宛如仙境的云海,我们看到了梦境中的风景,生活中的无奈和压力早已变得微不足道,当回到我们身处的日常生活中相信亦更能保持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