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意为“善地”,是格萨尔王的故乡。它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五彩经幡随风飘扬,披着藏红色僧袍的僧侣随处可见,虔诚的信徒诵念着经文……恍如一片净土,从未被人世喧嚣所打扰。
来源:《西藏旅游》杂志2017年8月刊
作者:文、图/金属魔力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德格印经院,藏文化大百科全书
我对于德格的认知,来自布达拉宫一位僧人的热心讲解,记得那年在红宫一个狭窄的,堆满经文的房间里,遇见一位年轻的喇嘛,面对橱窗里包裹着黄色绸布的经文,他很是庄重地向我介绍,这些经文的名称和典故,房间里存放的佛教经典的大藏经一部,经文历史久远。留存至今纸质依旧如新,源于纸浆中加入藏地特产狼毒草的原因,这种草有毒性,而且会散发一种有毒的气味,可以隔绝虫啃鼠咬……短暂交谈中,僧人讲述了藏地三大印经院的所在以及印经院无量的功德。
那年,为了前往遥远的石渠县城拍摄传奇的巴格玛尼墙,我特意在马尼干戈拐道新路海方向沿着国道317拜访与西藏昌都辖区接壤的德格。
国道317,雀儿山是这一路上一座仰止的高点。翻越5050米的雀儿山口时,天空飘起了白雪,温度骤降,屹立在山顶的风马旗仿佛被低温凝固在那里,粘在冰雪上的五色龙达犹如多彩的泥土包裹着雪雾中的山口。
从雀儿山西路下行,海拔逐渐下降,山间的风变得温和,公路两侧巨大的云杉树林,遮挡着耀眼的阳光,公路旁的小河间彩色的佛像、五色风马旗和鳞次栉比的玛尼石,沿着河床一直伸向德格县城。
印经院所在的更庆寺位于县城东侧,巨大的红墙和整日不停的转经人,是寺院最容易识别的标志,进入寺院大门,门廊上方是一个随风摇摆巨大的幔帐。寺院外终日转经的人群络绎不绝,是藏地最具人文气息的景象。
一纸一刷 ,一片经文应运而生
印经院,亦称“德格吉祥聚慧印经院”,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与西藏拉萨印经院、甘肃拉卜楞寺印经院合称为藏地三大印经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的美誉。
德格印经院最为精彩之处是经版库房和印经工场。
我们跟随管理员的脚步来到印经的工作场所,刹时被它古老的气息所感动。阳光从高高的天窗照射进来,照在殿内几十个人印经人的身上,这里是一个光线很好的大厅。眼前的印经人,每两个人对面而坐,一个人负责在经板上涂红色或黑色的墨,另外一个人把纸铺在经板上,然后用一个软布滚子从纸上滚过。这样一张纸的一面就印好了,他按顺序放在一边,这面全部印好之后,再印纸的另外一面。一纸一刷,一片经文应运而生。
这座始建于1729年的印经院以对古建筑、壁画、印版和其他文物的收藏和保护闻名,至今印经院还奇迹般地保存着包括经文、史籍、画版等内容的30多万块木刻古印版,储存了藏族文化70%的古籍。
这里是藏地最大的纯手工印经院,也是世界最大的纯手工印经院。没有哪个藏传佛教地区,还能如此大规模的坚守纯手工的印刷。但人们为什么喜欢手工制作呢?印刷的手工活儿,肯定不如机器的精致准确。可是手工的笨拙厚重,恰是令人百看不厌,把玩不已的原因。机器轰鸣肯定是令人唯恐逃避不及,尤其是像这样观赏到印刷工作中手工者执著认真的场面,才是令人内心感动而难忘原因吧。
经版库房,穿越时光的宝藏
经版库房位于主殿二、三、四层,为敞开式结构。
库里光线暗淡,隐约看见靠墙一圈都是一层一层的木架子,这些书架式的内层搁架空间存放经板,上边密密麻麻地插满了带着手柄的经版。
在藏地,只要是德格印经院印制的佛经,所有人都会心生敬意,奉若珍宝;几乎所有寺院都以珍藏德格印经院的佛经为荣;所有的僧侣,都渴望摩挲着德格印经院的佛经,参悟佛陀的无上妙法。对与藏族信众而言,如果今生没条件去圣城拉萨朝拜,那么去德格的印经院朝拜那卷帙浩繁的佛经,也能了却一生心愿,获得智慧与解脱。
二层有几处单间,这里正在印制藏教图案——坛城。房间内悬挂着印制好的各种佛教图案,宗喀巴、度母像和印制好的经文拓片被放置在通风处充分的晾晒,整齐的藏文印刷体非常具有观赏性,可见这些经板的刻制是何等的规制。
为保护经文,库房至今未通电,而且印经院建院以来管理就极其严格,每一次印版和画版出入库,工人们都要签名登记。
管理员从板架上抽出一块黑乎乎的经板,告诉我们:这块经版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又从一个角落抽出一块有些破损的经板告诉我们:有800年的历史了。印经院的搁架上排列有序的古老经板,当指尖触摸的瞬间似乎有时光穿越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要探寻那800年的经板,是出自谁手雕刻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