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不论老少,皆爱跳舞。
每逢秋收农忙时节,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起舞;在牧区,举行篝火晚会,通宵达旦,跳呀唱呀,没有个完;在城镇,过林卡,喝青稞酒,跳起民间舞蹈,尽兴而归……在西藏,“歌舞”不完全是舞台上表演的概念,而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
西藏地域如此之大,舞蹈也是颇为丰富,那么西藏除了锅庄还有哪些舞蹈呢?跟着西姐一起去了解一下。
山南
山南舞蹈类型颇多,羊卓姜谐、扎囊果谐、昌果卓舞皆是起源于山南。
羊卓姜谐,“羊卓”是指位于羊卓雍措一带的浪卡子县。“姜”是指“狼”,“谐”即“歌舞”。 羊卓姜谐由十六个演员组成,由“谐本”(即歌师)一人通过说顺口溜来介绍内容,同时歌师负责击打小钹,男女歌手表演“谐旺歌”和“谐给”舞。“谐旺”以歌为主,轻轻舞动。
果谐是广泛流传于山南市的一种民间歌舞,“果”藏语意为圆圈,一般在藏历新年、传统节日、宴会以及众人相聚欢度喜庆日子时表演。其表演以圆圈为主要队形,按照顺时针方向边唱边舞。
而昌果卓舞,是一种腰鼓舞,起源于加查地区。卓舞共由18段组成,表演时传统的队形基本为圆形,表演者分领舞(阿热)和舞者(卓巴)两类。在整个表演队伍中,领舞者人数有2至6名不等,他们不带腰鼓,主要是提醒动作变换顺序,控制节奏速度,群舞表演者边击鼓边跟随鼓点节奏起舞。
斯马卓舞
日喀则斯马卓舞,它多于隆重的仪式、喜庆节日及望果节时在广场表演,舞者均为男性。舞时领舞者边舞边抖动“达达”(彩箭)上的响铃,众卓巴边击鼓边舞。
甲谐
“甲谐”即“战胜之歌”。表演甲谐时男女动作基本相同,只是男性动作幅度大,体现了后藏男性剽悍和自豪的性格;女子动作幅度小,表现出后藏妇女纯朴典雅的风韵。
锅庄舞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昌都锅庄可分为农区锅庄(包括城镇)、牧区锅庄、寺庙锅庄三大类。
丁青热巴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男执铜铃,女持手鼓,绕圈走动,翩翩起舞。这种舞,动作十分强烈。通常是一家人走南闯北,卖艺为生。
芒康弦子舞
弦子,又称谐、巴叶,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通常在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曲调繁多,歌词丰富,舞步多变。
西藏的民间歌舞,浩如海洋。虽有不同,但经过千万年的演变,仍能从西藏民间歌舞带有象形文字符号色彩的群体排列、微妙的手势、舞者的姿态等观察到,远古人类对自然和神灵的无限敬畏,及文明发展的脉络印记。
来源:中国西藏旅游
相关链接:
今天给大家来讲一讲“千碉之国——丹巴碉楼”
故事 | 若问西藏为什么吸引人,《极地》就是最好的答案
藏式家具:绚丽华贵中见信仰
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