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高原
三湖连穿
▲来源丨摄影师/爱与哀愁
文 / 杨馨宇
图 / 爱与哀愁 何劲
编辑 / 李涓涓
我常常陷入沉思,想象着十年前的西藏风貌。那是无尽的荒野,辽阔的天空,以及那些随着时光流逝逐渐淡出的迷人特质——那是充满挑战的旅程和连绵不断的考验。在这个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交织的时代,西藏之旅似乎正逐渐披上休闲的外衣。但若深入到严寒覆盖的冈底斯山脉深处,与两位十年前便在西藏留下足迹的朋友一同探寻神秘的冈底斯三连湖穿越之旅,又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帕隆错湖畔的牧人 ▲来源丨摄影师/爱与哀愁
抵达仲巴
深入冈底斯山脉腹地
当我们驾驶着皮卡车,翻过塔日山的垭口,直奔日喀则那片苍茫大地,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激动。我们知道,惊喜与震撼必将在旅途中等待着我们。然而,这一路上的艰辛与苦累,却是我们三个人始料未及的。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每一次呼吸都似乎在述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次脚步都踏在了时间的边缘。
帕隆错 ▲来源丨摄影师/杨馨宇
冈底斯看湖的构想,源自一次与朋友在拉萨的闲谈之中。那是一个深冬的午后,我们在北京中路的那家名为“时光宁兮·隐于世”的书店,一边品着咖啡,一边俯瞰楼下措美林服装市场的人流。在书店的一隅,我们铺开了地图,偶然间发现了一处名为“帕隆错”的狭长湖泊,它与大名鼎鼎的仁青休布错仅有一山之隔。那一刻,远行的种子悄然埋下。
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备,我们最终确定了一条路线,计划从帕隆错出发,连续穿越仁青休布错、昂拉仁错。这3座高原湖泊,如同散落的珍珠,镶嵌在冈底斯山脉的腹地。因此,我们将这次探险之旅命名为“冈底斯三湖连穿”,它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探索。
阿玛直米日出 ▲来源丨摄影师/何劲
从拉萨启程,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西侧缓缓西行,西行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未知的憧憬与对自然的敬畏。在蒙达拉山口,我们迎接日出的那一刻,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震撼。阳光如同上天的恩赐,温柔地拂过我们的脸庞,仿佛再告诉我们,无论前路如何艰难,总有希望的光芒照亮。
随后,我们在阿玛直米和日吾班巴的雪山脚下,驻足良久,被它们的雄伟与宁静深深吸引。国王峰普拉喜琼的极寒考验,不仅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更是对意志力的磨砺。每一次呼吸都凝结成白色的雾气,我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当抵达仲巴县城时,已是旅程的第四个晨昏。虽然不至于筋疲力尽,但团队成员们多少显露出了一些疲倦之态。在即将开启的三湖连穿的壮丽篇章之前,我们选择了位于冈底斯山脉北麓的隆嘎尔乡作为重要的休整之地。
阿玛直米星空 ▲来源丨摄影师/何劲
在隆嘎尔乡,我们围坐在牛粪炉旁,享受着温暖的餐食,后浸泡在舒适的温泉中,闲时又漫步于古老的庙宇之间。对我们这些刚刚从国王峰的严寒中出来的人来说,这似乎是一种温润的闲适,让我们得以暂时放松紧绷的神经。
碧波帕隆错
云端之镜
翌日,我们自隆嘎尔乡启程,向北穿越,直指帕隆错。在细致研究卫星地图上河流的脉络后,我们确定了正确的行进路线。
帕隆错西南岸 ▲来源丨摄影师/爱与哀愁
翻越了一道山梁,我们沿着一条曲折细长的河谷前行,直至其尽头,眼前豁然开朗,一抹璀璨的湛蓝映入眼帘,那是西藏的第九大湖泊—帕隆错的瑰丽身影。这片高原之上的碧玉,得益于周围雪山之巅的纯净融水,因此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如镜。阳光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一面巨大的银镜,映照着天空的蔚蓝和云朵的洁白。湖畔地带,水草丰美,绿意盎然,牛羊成群,悠闲地在此觅食,勾勒出一幅宁静的高原牧场画卷。帕隆错,不但是民然的恩赐,更是旅人心中的胜地,它的宁静与美丽,为长途跋;的我们带来了心灵的慰藉。
当我们逐步靠近帕隆错,不禁发现它与当惹雍错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湖面的最狭窄处恰好位于湖盆的中段,似大自然的巧手在含里轻轻一捏。随着湖盆地势在中段区域的收缩,我们所在的东侧湖岸逐渐展现出如同梯田般的地貌,这是古湖盆水位下降后留下的历史印记。
▲来源丨摄影师/杨馨宇
帕隆错的东岸,一座半岛状的山丘巍然屹立,其上梯田般的痕迹层层叠叠,顺着陡峭的山势延伸,显得尤为壮观。这座半岛如臂膀般伸入湖水之中,将宁静的湖面轻轻环抱。午后柔和的光线酒在这些岁月雕琢的古老皱褶上,映照出一份无尘的光影之美。此时,湖水似乎也懂得了静谧的意义,波澜不惊,静静地倒映着对岸山体上镶嵌的冰雪,那是一种宁静与永恒。
▲来源丨摄影师/杨馨宇
从半岛上向西望去,一条南北延伸的巍峨山系一览无余。山岳型冰川在这条山系中密集排列,其地貌特征与冈底斯山脉的主脊极为相似,仿佛是大自然在这里复刻了它的壮丽;向南凝视,狭长的帕隆错湖面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湖水从近至远,色彩渐变,依次呈现出奶白、湛蓝直至靛蓝,这种多层次的美感在狭长的大湖中尤为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向北望去,帕隆错湖岸线走势平缓,一条清晰的路迹向右前方延伸,直指湖盆的顶端。我们沿着这条湖岸线前行,穿过一条更为狭窄且散布着牧民帐篷的河谷,最终回到了夏吉村。
在西藏
与湖泊对话
帕隆错与仁青休布错,在卫星地图上似乎仅隔着一道山梁,而两座湖盆的中间点,似乎正是夏吉村。然而,从夏吉村穿越到仁青休布错的路途却异常艰辛。水毁路段、沙化陡坡以及遍布着尖利石块的崎岖牧道相继出现,我不得不频繁采取一人驾车、另一人在前方探路并且指挥的协同驾驶模式。终于,翻过两座海拔超过5500米的垭口之后,视野中逐渐映入一抹略微透着鹅黄的深蓝。这便是位于阿里中心主路上的仁青休布错。从南岸高高的山梁上向下俯视,很容易发现这座湖岸线褶皱繁多的高海拔大湖酷似一台巨大的潜水艇。这是因为湖北岸东西向各有一条狭长的半岛深入湖中,进而形成了形状近似泻湖的北岸地貌。这样形如潜水艇中部舰桥的地貌,无疑会勾起旅行者飞扬的想象力。
▲来源丨摄影师/爱与哀愁
沿仁青休布错北岸山腰缓缓向西行驶,不觉间已然到了日落时分。阳光铺酒在仁青休布错西岸平缓的草场之上,傍晚的烈风呼啸,在黄金草原上绘就丝丝海浪一般的波纹。藏西高原通常被赋予太多荒凉到极致的冷酷氛围,而只有亲临这里,寻觅每一处西藏刻意显露出的温柔瞬间,你一定会对高海拔的苍茫升起几分油然的钦佩。
同样令人软佩的,还有散落在高原旷野之上,那一处处篝火荡漾的落脚点。紧邻仁青休布错西岸的仁多乡,便是这样一个长久等在狂风骤雪之中的天涯孤旅。多年来的发展,已然使得这座地处日喀则和阿里交界处的偏远乡镇,成为阿里中线上十分重要的休整和补给点。我曾在不同季节多次来到此地,每次都会产生很多遐思,关于高原,关于风景,关于生活在这里的勤劳牧民。这次深夜来访,当然也不例外。
▲来源丨摄影师/爱与哀愁
喜马拉雅、冈底斯与昆仑,三大山脉东西横亘,雄踞西藏的辽阔大地,无数高原湖泊散落其间。我们在地图上细细探索,不断放大每一个细节,寻找通往这些秘境的路径。每一次追寻,都是为了那一刻心灵的震撼。我们继续踏上穿越前往第二座湖泊品拉仁错的征程。从仁多乡沿阿里中线东行,在仁青休布错的东北湖岸取道一条直直通向北方的车辙印,穿过遍布细沙的狭窄谷地,又在明显分布着古湖盆地貌的荒原上跋涉许久,终于远远望见昂拉仁错北岸那抹浅水区特有的湛蓝。昂拉仁错南北向相当狭长,四周明显的古湖盆地貌意味着这里曾经是一座巨大的古湖。
而如今的湖岸附近似乎浅滩居多,层次分明的水色映衬着湖岸边盐碱的结晶,极具视觉冲击力。全新的角度带来截然不同的风景,这便是自驾穿越旅程的意义之一。
▲来源丨摄影师/爱与哀愁
之所以将帕隆错、仁青休布错、昂拉仁错一并穿越,原因之一是三座湖,葱离较近,且结合周边线路都不会绕路。而更大的原因是三座:泊都分布着相当明显的古湖盆地貌,即梯田一般修湖水退去留下的层叠状地貌。之前我只在当惹雍错见到过这糕)地貌,不曾想这样的古湖盆在冈底斯山脉腹地居然分布得如此酸集。想必冈底斯山脉深处还拥有更多值得细细品味的极致风光,等待我们一次次深入探索。
自驾穿越,艰辛与惊喜相辅相成,回望辗转过的砾岩和顽石,沉浸在曾经频频入梦而如今跃动眸前的极致风景,进而远眺未知但充满期冀的前方。再次踏上征程之前,我想对着帕隆错清亮明丽的水色轻声诉说:今天以前,我只在地图上见过你。
TIPS:
线路:萨嘎县城一如角乡一曲龙噶木错一国王峰普拉喜琼观景点。
核心景观:沿途可欣赏到冈底斯山脉的壮丽群峰、独特的山岳型冰,以及曲龙噶木错的宁静之美。普拉喜琼冰川和普拉喜琼标准金字塔山峰更是不容错过的自然奇观。
露营建议:为了更好地体验普拉喜琼的壮丽日出,建议游客携带露营装备,在普拉喜琼附近扎营,观赏日照金山的震撼景象。
出行提示:此行程建议使用四驱硬派越野车,行驶在非铺装路面时,请务必注意车身倾斜角度,以及路面上可能存在的尖锐碎石,确保行车安全。
图片丨见下方标注,部分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