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更美、更豪迈
更有魅力的韵味西藏
曾经,向西,铁路直通格尔木
这就是铁路在青藏高原的终点站
后来,向西,铁路延伸到拉萨
人们唱着《我要去拉萨》,坐着火车一路向西
现在,向西,铁路延伸到更高更远的日喀则
雪山还是雪山,草地还是草地
不一样的,这里是更特殊更有韵味的日喀则
今天,就来浅谈一下
在谈起更具有美感、更具豪迈的韵味西藏时候
为什么都会选择到日喀则
而不是拉萨!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摄影师/陈钢
若谈起西藏值得一说的传统节日
那么藏历新年是怎样都是不能错过的!
而在这个盛大的节日上
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就是酥油花!
摄影师/刘东君
在人流火爆的拉萨大街上
有超过四成的酥油花都是来自于日喀则
那么
什么是酥油花?
摄影师/李毅军
酥油花,又称为“酥油雕塑”,是西藏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艺术形式,通常是用酥油作为原料,通过雕塑、揉捏、堆砌等手法制作而成的各种立体造型,包括人物、花卉、动物等。
虽以“花”命名,却不是真正的花朵,而是由酥油塑造出的千姿百态、寓意深远的艺术品。
摄影师/陆天宇
酥油花的制作,工序复杂且耗时长,从原料准备到展出(从藏历十月到正月十五),一般要历时3个月之久。
完成一套艺术品,通常需要经过扎骨架、制胎、敷塑、描金塑形、上盘等工艺。在塑造之前,油塑艺师会先经过一系列的仪式后,才会进行到艺术品的题材、分配等工作上。
摄影师/何蓬磊
西藏日喀则仁布县和辖下康雄乡的酥油花早已声名远扬,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康雄乡更是闻名西藏的“酥油花之乡”。
仁布县的居民们几乎人人都掌握着制作酥油花的技艺,柔软的酥油在他们手中,如同橡皮泥一般被巧妙地塑造出一个绚丽的梦幻世界。
如今,“康雄乡酥油花制作技艺”已经纳入第四批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源:西藏旅游杂志
1.自驾从日喀则市区向东出发,走机场高速和沪聂线,共计约200公里左右,耗时约4小时;也可以全程走G318沪聂线,直达仁布县,共计约110公里,耗时约2小时。
2.若选择走岗巴县路线,路途中会经过曲登尼玛冰川,被誉为“世界的尽头”,冰川脚下有金、银、铜三个湖,分别在冰川的东、西、南三个方向,景色极为壮观。
3.当然,来到了仁布县,那一定要去一次雍泽绿错,距仁布县城约70公里,据说是“可以观相的湖”,也被称作为“观相湖”。
曲登尼玛冰川 摄影师/陈义勇
“我非常酷爱卓舞,不跳卓舞,就感觉生活没有了滋味。”
图源:文旅日喀则微信
“卓”是一种鼓舞,最早起源于达布地区,传说在8世纪传到山南,后又传到日喀则一带,形成了具有日喀则地区特色的斯玛卓舞,日喀则斯玛、占堆村,就以跳斯玛卓舞而闻名。
斯玛卓舞是一种既展现奔放舞姿,又注重情绪表达的一种舞蹈。在激昂的节奏中,舞者用身体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而斯玛卓的鼓槌,更是见证了舞者的辛勤与汗水,它记录着每一次敲击的力量,也承载着舞者对斯玛卓舞的热爱与执着。
图:云端珠峰
2023年5月24日,斯玛卓舞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3年4月,喜获第16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参与“相约珠峰 千人弦音”大型非遗歌舞展演,并获得最大规模的日喀则非遗民俗表演世界纪录。
图:云端珠峰
今年10月21日,日喀则拉孜堆谐经世界纪录认证(WRCA)官方审核,被确认为“历史最悠久的藏式堆谐踢踏舞——日喀则拉孜堆谐”
拉孜堆谐,相传起源于萨迦地方政权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灿烂历史。
“堆”,泛指阿里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拉孜、定日、萨迦、昂仁等县,“谐”是指歌舞之意。因此,西藏人民把流传在这些地区的歌舞称为“堆谐”或“堆巴谐”。
摄影师/史卫静
图源:西藏日报
拉孜堆谐是一种融歌舞、说唱、弹奏“三合一体”的民间歌舞艺术。
表演时,演员用“扎念琴”伴奏,开头动作一般为“单跺两步”接两次“两步一跺”,具有欢快、活泼、有力的风格特点。表演人数可多可少,既可独跳弹唱,也可双人或多人组合弹唱。
图源:西藏日报
“拉孜堆谐十分注重脚步功夫,舞步会跟随表演节奏,发出时缓时快且响亮的脚步声,因此拉孜堆谐也有藏式‘踢踏舞’之称。”
目前,拉孜堆谐从国家级到县一级传承人传承有序,共有堆谐演出团队111个、表演人员2000余人,全县70%以上群众能够熟练跳拉孜堆谐。
▌编辑:钟雯桐
▌校对:谭其露
▌审核: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