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姆栋岩画中的这只鹿,被称为“最美公鹿”。它有着美丽的大角,身上装饰着横“S”形旋涡纹,这种增强动感、起装饰作用的“旋涡纹”,显示了典型的“斯基泰动物风格”,也就是北方中亚草原文化中的动物装饰化风格。
岩画是鲜活的历史,日姆栋岩画生动地描绘了动物间的捕猎、人类的狩猎等现实生活场景,为研究古象雄文化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历史依据。
01
岩画上的历史
20世纪40年代之前,在藏西阿里,那些保留在岩石上的古老岩画,一直在日土及普兰、札达、革吉、改则境内荒无人烟的旷野中沉默着,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1985年,西藏文物考古队在日土县境内相继发现了鲁日朗卡、日姆栋、阿砻沟等三处古代岩画点,引起了国内外岩画学界的轰动。
▲日土岩画
1992年起,美国人类学家、藏学者温森特·贝莱萨在藏北和藏西高原的游历中,又发现了大量新的岩画点。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成为西藏岩画考古发现的黄金时期。
从这些广泛分布的岩画分期来看,最早的可能距今已达3000年前后,如位于羌塘大草原深处的那曲尼玛县荣玛乡境内的加林山岩画和日土的阿垄沟岩画,另外在日土的鲁日朗卡、日姆栋等岩画点上,也保留有早期的岩画。
而中期岩画大约距今3000~2000年左右,主要出现在日土班公湖区及周边的广泛区域。
晚期的岩画,一直延伸到藏北纳木错湖岸一带,下限可能到吐蕃王朝时期。
▲日土岩画
日土岩画集中爆发繁荣的时间,正好与象雄的时间相一致,而岩画密集分布的区域,也往往集中于古象雄的领地,这些符合象雄时间和疆域范围的岩画,理应是与象雄人关系密切的。
02
日姆栋岩画
从狮泉河到日土路上,快到日松乡时,在公路右手边麻嘎藏布河东岸的日姆栋山脚位置,一片参差不齐的陡岩上,分布有不少岩画,这里就是日姆栋岩画点。
用磨刻法刻画的人物
磨刻法:
先在崖面上划出细线轮廓
然后沿细线反复磨刻
加深线条
线条流畅圆滑
日姆栋,藏语意为“鬼神画面”。藏语中的“日姆”,就是 “画”或者“绘画”的意思。
日姆栋岩画中,单体的图像多以描绘动物为主,包括牦牛、羊、鹿、豹、骆驼、鹰、马、狗等;自然物有太阳、植物等;人物则各不相同,有放牧人、狩猎人、骑行者、舞者,等等。
可以说,这是采用绘刻的方法,对自然界的动、植物及人类的个体形象最简单最直接的描述。
在日姆栋更复杂一些的岩画画面中,则开始描绘动物间的捕猎、人类的狩猎等现实生活场景。
日姆栋“12号画面”
4只公鹿正在被3只豹追赶
公鹿回首后顾
4只鹿的刻画十分精心
鹿角富于变化
身体纹饰各不相同
其身后的3只豹
均卷尾飞奔,质扑鹿群
豹身也有装饰纹样
日姆栋“3号画面”
猎人们设陷阱或围栏狩猎的场景
左上方是一位形似猎人的执弓箭人物
下方是骑马的猎人正在追赶一头牦牛
中间,两位执弓箭的猎人
相对而立,身着长袍
其下方有两只羊的形象
本文为中国西藏旅游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中国西藏旅游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版权均属原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10日内联系中国西藏旅游进行删除!
▌编辑:刘影
▌校对:李媛媛
▌审核:姚珩
▌来源:阿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