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2023-11-20 13,125

 

象泉河沿线有众多的古堡,达巴遗址是其中的一座。从山下抬头仰望,耸立的土林蔚为壮观,山上的洞窟星罗棋布。在时光的变迁中城堡虽已成废墟遗址,但仍可见昔日的恢宏气势、威严与至高无上。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达巴”意为“箭头落地之处”。传说达巴古堡为古格王国时期的“达巴王”(藏语称其为“达巴曲杰”)所建的王宫和城堡所在地。传说当年在选择修建地点时,达巴王引弓搭箭,一箭飞出,落地之处即生出莲花,有此吉祥瑞相,达巴王大喜过望,于是便选定此处作为王宫的地址。

在本教的记载里,达巴是象雄著名的“泥城”——“卡游当巴卡尔”的所在地。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达巴是象雄王李聂秀除了穹窿银城以外的另一个都城。

除此以外,关于达巴的历史记载寥寥无几。遗址里出土的铠甲、头盔铁片,形制与古格札布让故城相同,早期的考古学家据此认为达巴系古格王国的下属治所或围城。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依山就势,气势恢弘

以山谷为界,达巴遗址可分为东、西两区。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

东面满布洞窟,较为密集地开凿在山体南面一侧,从上至下至少有五层。总数约200座,有单室、双室、多室等多种形制。

西区有石阶,直到山顶。拾级而上,山脊上有林立的建筑群。从残存的建筑,依稀可辨碉楼、防卫墙。山腰上环绕着多层窑洞和房屋的遗迹。山腰的宽阔台地上保存着一组寺院建筑遗址。

1935 年藏学家图齐曾经参观访问过这里,他写下:“县府(宗政府)上边的山坡上有一座不大的庙宇,原系王室城堡之圣堂,城堡建在很陡的山城上。这座庙宇已经风雨飘摇,但它可能是这里所有庙宇中最古老的一个:四周墙壁上壁画辉煌,这些壁画完全是古格风格……庙堂里陈列着巨大的塑像,那真是一个具有巨大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古老塑像群,毫无疑问,这些塑像都是印度朝圣者和教徒在10世纪前后运来此处的。”如今,建筑已成断壁残垣,消失于历史的烟云之中。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历史沧桑,迷雾重重

这里曾是象泉河流域一处集宗教、政治、军事以及民居于一体的重要据点。据说鼎盛时期,人口达4000之多。

达巴王在此建立城堡,除多姿土林形似吉祥莲花宝座外,还具有诸多地理地形优势:

四周有大片丰茂的草地牧场,达巴河流域亦有大片可供耕作的肥沃农地;

东北西一线有半环陡峭险峻难以逾越的土林天险,东南峡谷可居高临下“一夫当关”,西南一线有形如刀削的土林,易守难攻;据说峡谷内有两眼常年不断的泉水,可供人畜饮用。

立于山顶,可以俯瞰山下的达巴村,和对岸的土林。

土林层峦叠障、形态多样。达巴河近在咫尺,在不远处的山口汇入象泉河。河谷葱郁,远处即是连绵起伏的喜马拉雅群山。

神秘的达巴遗址,尚笼罩着重重迷雾。站在这座规模宏大的遗址面前,不由让人感叹岁月沧海桑田的变迁,让思绪坠入那段古老遥远的岁月。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本站在建设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若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日内删除。

玩转西藏 游记攻略 象雄古道 | 土林深处,莲花盛开 https://www.51wzxz.com/15021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