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旅游市场大火,大家都蓄势待发,不是在旅行的路上,就是在计划下一次旅行!
然而许多热门旅游地,尤其是一线、新一线城市去哪都是人挤人,对于本想度假放松的旅行者来说,体验感大打折扣!
所以不少朋友都开始“反向旅行”,正所谓没有不好玩的地方,只缺一颗发现乐趣的心!
当然如果这个“小众目的地”要是集自然山水、美食密集、交通便利、氛围闲适于一身,那就更好了。
成年人就是既要,又要,还要!那么,有吃、有喝、有玩、人还少的城市存在吗?当然,今天就来先给大家推荐
“西藏的小江南”——林芝
易贡乡

来源:波密县文旅局
易贡乡作为林芝真正的秘境,有360度环绕的雪山,湖泊和绝美的桃花与油菜花海,像极了新西兰和挪威的峡湾。
傍晚,易贡树林的静谧,清晨漫山的飞鸟,易贡藏布的孔雀蓝色,以及那犹如守护神的三座雪山,那是独属于我们一家人的世外桃源。
将军楼
从经济方面评估每千克20.8万元的武夷山母树大红袍茶叶是最贵的茶叶,但是在西藏人民心中林芝易贡茶叶是情谊点上最昂贵的茶叶。
易贡茶叶是张国华将军亲自种下的茶树,“易贡”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美丽、心满意足的地方”。

来源:波密县文旅局
将军楼位于易贡乡易贡茶厂大院内,地处背隆山山脚下,一处海拔2265米的缓坡。
1964年,张国华将军创建将军楼,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约515平方米。它有庞大的建筑群,是林芝市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红色遗迹,现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从1964年到2000年4月,将军楼既是办公之所,也是西藏现存的重要红色遗迹,诉说着易贡不平凡的历史往事和藏汉人民不朽之情。

来源:今日头条正版图
整栋楼房的建筑材质皆为石木质结构、仿苏式建筑,屋顶由牛毛毡、木板、瓦片等铺就,平面呈方形。
主体建筑由石块垒砌而成,其余隔间的墙体为木质墙板,墙体分别呈红色、灰色、白色等。
易贡所有前进的步伐中都有而将军楼,宛若一座灯塔,引领着后人创新、进取与奉献。

来源:波密县文旅局
嘎拉村

张静/摄
这里是属于春天的地球,也只有这里才让我觉得“春天不只是冬天的伤痛”,三月春盛,烟烟霞霞,灼灼桃花入眼也入心。
嘎拉桃花村
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的讲话
嘎拉村坐落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美丽的尼洋河畔,村里桃林总面积超过500亩,其中野桃林270余亩,已有上百年历史。
春天的嘎拉村是《三生三世》中夜华对素素许诺的灼灼桃花十里,这也是嘎拉村一年中的旅游旺季,当地人在每年的这个时节举行桃花旅游文化节,吸引四面八方的来客。

弥藏达娃/摄
嘎拉村在我眼中是《三生三世》中白浅的青丘与折颜的十里桃林的结合体,嘎拉村的村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正如青丘虽是个仙乡,但青丘百姓也如凡间一般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和烟火中流动。
嘎啦村也是观南迦巴瓦峰的最佳位置,折颜的十里桃林里有素素的悲情也有白浅的思念,嘎啦村的桃林中却满是世人对南迦巴瓦峰的崇拜和向往。
波密

张静/摄
“波密”是一个名字里有着浪漫的地方,我喜欢这样形容它。抬头是雪山,低头见湖泊,触手是森林,波密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浪漫的足迹。
波密红楼
“天下乱局,八方风雨。他们敢安然危墙之下,力挽将倾大地。”
说的就是“扎木保卫战”指挥中心60余名战士被叛乱分子包围在红楼,最终获胜的英勇事迹。

来源波密县文旅局
1959年,扎木保卫战打响,60余名战士被叛乱分子包围在红楼,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和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二办事处的领导在红楼上指挥了这场战斗。
他们与叛乱分子经十多天战斗,最终等来援军取得胜利。

来源:波密县文旅局
该战役为西藏树立起“平叛必胜”的信心,是西藏“平叛”战役中升起的鲜红旗帜,2013年,红楼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每一件故物,黏附着枪林弹雨的尘霾,决战的地图在那盏马灯的拂照下,显得异常亮眼和清晰。
破损严重的骑鞍,锈迹斑斑的枪械,折断过的小号以及供伤员休息的走道,一切都还原了当年的样子。

波密红楼剧照
有人说英雄纪念馆的一切都没有阴森的感觉,因为那里沉睡的人曾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你。
透过窗户看到了岁月静好的波密,桃花依旧的笑春风和早已不存的人面,是激昂的旋律,正因为这份旋律,这里不应该只是定期打卡的地方,更应该是我们心底永不蜕变的底色和记忆。
横有千古,纵有八荒。深窥历史光影,君可见波密红楼的红色是代表着光明与温暖的颜色,也是象征着革命与胜利的颜色。

来源:波密县文旅局
去往波密的路上抬头可以看见巍峨的雪山,低头可见的帕隆藏布宛若地球上的最后一滴眼泪,用一眼万年的深邃和纯净捍卫着对真善美的执着,原始森林的清香和脱俗在不停充斥着你的嗅觉。
察隅

来源:今日头条正版图
察隅,藏语意为“片状石之地”。这里气候温润宜人,桑曲河流水潺潺,崇山峻岭苍翠如黛,一派亚热带原始森林景象被称为隐藏于峡谷密林的“西藏江南”。
察隅英雄坡纪念园
察隅县城东北郊的河畔,长眠着在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及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477名革命烈士。
“自卫反击一腔热血扬军威,人民子弟千古英名传华夏。”这是牌坊两侧的楹联共,寓意着当年参加“瓦弄战役”的主力部队130师的130级台阶。

19.62米高度的纪念碑,意指对印自卫反击战发生的时间:1962年。英雄林位于纪念碑之后的山坡上,寓意英雄们与青山为伴,永垂不朽。
纪念堂的展厅由“西藏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平息全面武装叛乱”、“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亲切关怀”5部分组成。

除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和历史文物之外,还陈列着革命烈士使用过的步枪、手枪、衣物等,再现了当时浴血奋战的场景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与纪念馆遥遥相望的是英雄墙,这面高4米、宽30.5米、厚0.6米的墙上,镌刻着为西藏解放、自卫反击、平叛剿匪、和平建设牺牲的971位烈士姓名。

来源:察隅旅游局
这些普通的名字背后,是一段段热血澎湃、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他们用热血奏响壮烈的凯歌,用青春谱写光辉的历程,这些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山河已无恙,英烈永不朽!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
如今的我们,站在和平的大地上,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手抚滚烫的赤心,充满壮志豪情;就让那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我们作证,我们将继承革命先烈们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