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昌都文化之生命之舞

2022-12-27 3,565
藏族人天生就能歌善舞,这一点尤其在昌都市体现得最为充分,民间有“康巴人凡会说话的都会唱歌,凡能走路的都能跳舞”的说法,康巴人性格豪放粗狂,歌舞也有别于其他地方,显得大开大合,富有感染力,一起走进昌都,融入歌舞的海洋。
 
 
 
 

 

昌都锅庄

 

探索昌都文化之生命之舞

 

在西藏,“锅庄”是“卓舞”的俗称。在西藏,锅庄以昌都锅庄最为有名。每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广场上、庭院里,男女相聚,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

 

探索昌都文化之生命之舞

男性穿着肥大筒裤,包裹着犹如牦牛般粗壮的双腿,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飘逸洒脱。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起唱,歌声嘹亮穿透力强,舞群和着歌曲作“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 “呀—”的一声齐呼,顿时加快速度,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搓步(双脚一起跳,一只脚搓出去,相互轮换)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

 

 

 

丁青热巴

 

探索昌都文化之生命之舞

 

民间认为,热巴舞的创始人正是著有《米拉日巴道歌》的佛学修行大师米拉日巴。其实说起来,热巴舞的起源还要比“米拉日巴创始说”古老得多,它的前身是佛教传入藏地之前的西藏本土古老宗教—苯教的巫舞或是图腾舞。

 

探索昌都文化之生命之舞

 

丁青的热巴舞以铃鼓舞为主,伴有说唱,甚至以融合杂技气功为一炉的综合表演艺术而著称。其舞姿粗犷豪放而流畅,有很高的难度,而其配乐则淳朴明亮、高亢激昂。表现内容大多为避灾祛祸、庆祝丰收、祈愿吉祥。

 

探索昌都文化之生命之舞

 

有人说,热巴舞对藏东来讲,犹如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它陪伴着这里的人们,日日夜夜,世世代代,在征服“世界屋脊”的漫长岁月里,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的脊梁。

 

 

 

芒康弦子

 

探索昌都文化之生命之舞

 

所谓弦子舞即以弦子为乐器,伴随着音乐男女聚集翩翩歌舞。弦子叫“白央”,也就是当地老百姓自己发明的一种二胡,比起其他地区的二胡短而粗,在史书中称为“胡琴”。

 

探索昌都文化之生命之舞

 

弦子舞最大的特点是不受任何限制,不管人有多少,场地大小,或台上台下,均可跳弦子舞。当然,最地道的弦子舞一般都围着篝火呈圆圈起舞,人多也可圈中套圈,男女分开各半,男子拉弦子站立排头,带领人群拂袖起舞,时而圆集,时而散开,时而绕行而舞,边唱边跳。唱词是为“谐”体的民歌,也可即兴创作,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本文为玩转西藏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玩转西藏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本站在建设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若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日内删除。

玩转西藏 目的地 探索昌都文化之生命之舞 https://www.51wzxz.com/14937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