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西平康:多功能古建大院
如今的尧西平康是一座多功能的古建大院,除了历久弥新的主体建筑作为酒店和餐饮组成外,院落里的一层回廊的房间,都充分发挥利用,形成了具备咖啡厅、文创店、艺术工作室、威士忌酒吧等多元风格的场域吸引许多年轻人慕名而来。
辉煌的建筑格局
尧西平康古建大院是拉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拉萨市冲赛康批发市场以西约500米处的夏萨苏2-16号,距布达拉宫20分钟的步行距离。
按照当时的习俗,噶厦政府的大小官员在拉萨的府邸以其庄园所在地的名称命名,兴建的府邸按照贵族惯例沿用乡下庄园的名称,即平康。
尧西平康是由坐北朝南的三层主体建筑和环绕成一圈的二层回廊组成,均为石木土结构,房屋主人和其亲属亲眷住在主楼,二层回廊内的房间住仆役,一层回廊空间一般用于当马厩、堆放谷物,沿街的房屋则用来出租。
在1842年便开始筹备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的尧西平康宅院建设。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马驮木材、河流漂木,建筑原材从西藏各地运到了拉萨。这座曾经冲赛康一带唯一的一座房屋拔地而起,房屋主人的父母居住于此,之后,其哥哥、弟弟以及他们的子孙也在此居住,居住时间长达140年左右。随后,尧西平康多次易主,如今是公有产权。
而在近十年里,尧西平康主体建筑一直作为古建酒店加餐饮店的业态,在当下持续地保存着它的生命力,其间也经历了多次易主。如今的尧西平康酒店运营方于2016年8月接手 ,之后又对酒店进行了小范围的翻修和硬件软装的提升,每个房间配备了基础的取暖设备和浴缸淋浴、电视电话、休闲空间等等。
多元业态开启古院新潮流
古院里有苹果树、核桃树、夏日投下清凉树荫,夏末时茉莉花树陆续开出花朵,微风吹过散落一地白色的幽香。落地阳伞、欧式秋千等错落有致地摆设在院落之中,傍晚时分院落内的坠挂的灯束一闪一闪为深冬时期的院子增加了一股圣诞风情。白天可以在美丽的花园用餐、喝下午茶,享受圣城独有的日光浴,在夜晚,可以与亲友在浩瀚星空喝酒叙谈,放慢脚步。
如今的尧西平康是一座多功能的古建大院,除了历久弥新的主体建筑作为酒店和餐饮组成外,院落里的回廊房间,都充分利用,形成了具备咖啡厅、文创店、艺术家工作室、古着、酒吧等多元风格。新兴业态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认知这座古院的故事,源源不断而来的人们也为这个院落赋予了更持久的生命力。
当时拉萨市场对于威士忌文化的认知还在起步阶段,为了推广威士忌文化,翠坊主人有了在拉萨开店的打算。2017年的平安夜,翠坊在尧西平康古院里正式营业,巧合的是,所在的位置正好是院子里曾经的青稞酒坊。一脉相承的酒文化和酒神精神,在不同的年代互相呼应。而威士忌这种需要岁月来沉淀的风味,与尧西平康这座历史岁月中遗存下来的古建韵味相得益彰。
古老的梁柱下排着一面墙的各类威士忌,在并不方正、有着自己的曲线的古老房间中,有不属于当代的惬意感。萃坊在定位上是一家专业的威士忌酒吧,有着自己的坚持,威士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翠坊也不愿对所有人开放,而是更愿意接待喜欢威士忌或愿意接受威士忌的客人。在曲径通幽的古建大院内,只有真正的爱家才会不辞辛劳地找过来,翠坊认为这也是对他们的认可。
在酒吧开设以来,每年都会举办多次的威士忌品鉴会,每次都会邀请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参与威士忌的品鉴,让导师带领大家去正规的品尝威士忌及了解威士忌的文化。
古院咖啡则充分演绎了古建邂逅工业风。咖啡厅则利用了廊道空间,部分原本不规则的白色石墙用混凝土打造出了工业风格,搭配灰色布艺沙发和原木小桌,简单的色调和原本色彩丰富的藏式建筑空间形成了鲜明反差。
最独特的莫过于咖啡厅里一块独立的天井,正好放得下两块沙发和一个小桌,是在公共区域的一个天然的私密空间。八廓街里的房屋总在想不到的地方有天井错落有致分布在房屋四周,提升空间利用度的同时又能为周围的房屋提供更好的采光解决方案。
坐落于尧西平康二层廊道的西藏写字人艺术工作室是整个拉萨独一无二将新藏式家具、古着服饰、手办、艺术作品融合在一起的极具潮流气息,几乎具备年轻人喜欢的一切的空间。
创始人自身便是一个斜杠艺术创作者,融合了动漫卡通元素、墨西哥文化符号手绘的新式藏柜,在国内外积累了诸多买家。入驻尧西平康,是他将自己本身所热爱的东西,通过一个小小窗口分享给拉萨的尝试。
店里的所有选品,都是他本人个性的呈现,却收获了无数对这个小众审美的喜爱,现在已经成为古城里有趣的打卡点之一。
除此之外,尧西平康古院里还新入驻了“物喜”手工银饰品牌,听说二楼也有年轻女孩准备开创美甲工作室,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正在这里发生。去年十一假期期间,在尧西平康里举办了连续7天的市集活动“古院的一天”,走进大院的街巷里是古色古香的唐卡店、佛像店,直到走进尧西平康,突然置身于一个当代潮流的文化氛围中。手作饰品、鲜花、纹身、古着,摆摊的年轻人在为自己信仰的生活方式无形发声,属于自由属于热情的氛围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无数年轻人慕名而来。
电子音乐为古院赋予了新的脉搏,这也将仅仅只是这座百年古院与拉萨的街头巷尾、与当代的年轻人,不断发生互动的新的尝试之一。在尊重这座建筑精神意义的基础上,我们相信,开启古院生活的方式不会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