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诗人歌德曾说:“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与世界联系,也没有一种方法比艺术更好。”对画家曹梦来说,正是如此。
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曹梦在北京从事了几年教书工作。大城市对曹梦最直接的压力来源于生存,现实的和理想的差距让曹梦饱受煎熬。
转机出现在2009年,当时北京正好有一批杰出的老中青画家被组织到西藏采风,而曹梦在这次的西藏之行中选择了古建筑绘画题材。
《布达拉宫》
“选择这个题材,起初只是被西藏古建筑独特的形式所吸引,而2010年再度进藏时,我的想法已经发生了改变。觉得西藏更有利于自己的事业发展。”于是,她一意孤行地辞去南京艺术学院的工作,决定彻底扎根西藏。
曹梦对绘画的兴趣最初是受到母亲的启蒙和鼓励。“我妈妈也是一名画家,我很小的时候,一家人曾居住在安徽,那时是由妈妈就教我画画,再后来,我又被送到文化宫继续学习绘画,直到初中、高中乃至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因为是真的喜欢,所以会坚持,绘画让我有一种幸福感,也赋予我一种抒发和表达情感的力量。”
《远眺布宫》
读大学时,在中央美术学院整体浓厚的求学氛围下,心智逐渐觉醒的曹梦开始思考如何使用画笔传达出对于人类的理解,她画了一系列关于生死命题的创作。之后,家中亲人意外罹难,对她产生了更加直接的触动。同时期因为受到几位喜欢的艺术大师的影响,这期间的作品基调比较沉重,她开始大面积使用红色和少量的黑色,这些设色使人联想到血液、生命、冲突,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则模糊不清,每个人身上仿佛都透露着悲伤扭曲。
再次进藏,曹梦不再是过客,她开始以当地人的视角审视一年前吸引她的古建筑。
《英雄先遣连》
在她眼里,古建筑已经不单单是一些石木结构的房子,其表面之下潜藏的独特内涵才是最吸引人的,她践行着央美恩师罗工柳“写生即创作”的教诲,行走在深宅古寺,寻找绘画的乐趣。这一画就是整整六年。期间,光是哲蚌寺,她就流连了三年之久。
2022年,西藏美术馆开馆在即,作为年轻画家的代表,曹梦2015年画的《哲蚌寺措钦大殿》被入选收藏,正是那个阶段的作品。
聊到那时的绘画心态,她认真地说:“所有际遇都是命运对自己的恩惠,这种写生没有预设的方案,每天迎接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写生既能借景表达我自己的生活,还能让看到我画的人感受到这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卓玛一家》
“写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遇到突然变天,要背着沉重的工具躲在屋檐下;有时正画得投入,突然有冲下山坡的牦牛打扰。不过我不想半途而废,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就一定会坚持完成写生,因为每一幅作品都是画家应有的‘使命’。”当然,也有很多让她难忘的温暖瞬间:“写生途中会有好心人送来吃食和茶水,还有人竖起大拇指夸我画得好、画得像,这些都让我很感动。”
“如果只是重复描绘物体的光影质感或者表面,那这样的描绘是毫无意义的,我所追求的是思考中的真实,来源于我无数次的记忆和信息重合,寻找绘画中的确定性。”她将自己最直接的想法述诸笔端,古建筑照应内心的图景,激发了创作的灵感,与之前泥沙俱下不同,她的画面逐渐充满生机暖意、变得朴实而平常,唯一不变的是她对于生命的思考依然继续着。
“我就想画出建筑内几百年的人流熙攘,但我不喜欢战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东西,我觉得那些都会走向虚无。”
《生命的呐喊》
曹梦的足迹以拉萨为中心展开,遍布西藏各地,创作的场景也不拘泥于室内或者室外。从作画工具上来讲,她几乎不会借助太多的辅助媒体或设备,在此过程中她始终不改现实主义的底色,运用自己独特的描绘技巧把人们习以为常的景物呈现出新面貌,体现出人文关怀的视角。从表现语言来讲,曹梦虽然在系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受到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巨大启发,但她却拒绝彻底抽象化,坚定践行具象表现的绘画风格。
“在教学中,我很少刻意强调技术,更多地是鼓励学生们开阔思路,希望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最充分的表达。”
《生生不息-转场》
“没来西藏之前,我对这片净土更多的是向往,来这里工作之后,除了震撼之外还多了一分敬畏——那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曹梦说,任何相对成功的经验都是建立在多次失败尝试的基础上。“比如写生,通常一个地方我会去好几次,一个风景我会画上三遍左右,每次感受都不一样,有时运气好我就‘成’了——即抓住了瞬间、准确表达出自己想要诉说的情绪。好运气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她指着画室里一幅基调温暖、房屋错落有致、植物茂盛的布面油画说:“我把它命名为《安逸的生活》。你看,画面右下角的那一对老夫妻,他们穿着白色的马夹,据说在当地,这是长寿康健老人的装扮,画下这一幕的时候,我打心眼里觉得幸福。我想通过对类似细节的捕捉,把看似平常的景象画出‘韵味’。”
《措钦大殿》
而她的油画作品《梦境》,现实的真实和合理的想象共同存在。
曹梦喜欢研究色彩,她说:“从视觉心理感受来说,色彩是复杂的,充满着张力和生命力。”所以在她的色彩语言建构中,会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恰到好处使用纯色,力求大胆奔放、艳而不俗。
“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有的人却用童年治愈一生。我是一位刚刚做了母亲的人,在画画的同时也在用色彩思考人生,我要好好引导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健康成长,做一个充满阳光的人。”
《寂静》
说起对今后的展望,她想把更多的视角放在人文上。
“这里的人大多性格淳朴、为人真诚,总给人一种无形的温暖和力量。会特别关注女性,因为我也是女性,对女性同胞更具共情。”
生活在电器时代,曹梦从不沉溺电子产品,她藉由绘画脱离了电子产品对人的奴役,一如她藉由油画这一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直面当代艺术求新求变、纷繁难解的局面。
诚如她自己所说:在西藏,她寻找到了自己的世外桃源和精神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