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今天,我们农历新年就算是正式过完了。而在西藏的某些地区,藏历新年才刚刚准备开启。这段时间人们都在忙着置办年货,而切玛盒可谓是年货大军里的“重头戏”。走在大街上,随时都能看到手捧着切玛盒,办完年货,在欢声笑语中回家的人。那么话说回来,你了解切玛盒的用途吗?你知道切玛盒的来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切玛盒是为纪念
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
在西藏,每当举行重大的庆典仪式或在藏历新年期间,切玛盒是必不可少的吉祥物品。而关于切玛盒的出现和发展却众说纷纭。
相传,在露天公演的藏戏表演中,场中立一棵挂着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画像的柳树,树底下放上斗装糌粑,上面放上几块酥油片,中间插一根彩箭,表示吉祥圆满,这个简单而大方的吉祥物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切玛盒的前身。
史书记载,切玛盒的发展分几个阶段:在很久以前,当时家家户户虽然都会摆放“切玛”,但装饰得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木制盒子,里面放入糌粑插上农作物就形成了最初的“切玛盒”。
那时没有“孜珠”,人们通常都是把酥油直接放在糌粑上。
“孜珠”是用酥油加工的彩色花牌,一般由酥油艺人的来制作,“孜珠”的图案种类较多,有“六长寿”、“吉祥八宝”、“和气四端”等,每个图案所表达的意义也不一样,但大部分图案所表述的是“万事如意、长命百岁、家庭和睦”等吉祥的含义。
许多年后,人们把切玛盒分成了两个盒子,分别装入炒麦粒和糌粑,装有炒麦粒的木盒上放拳头大小的盐巴,装有糌粑的木盒上放与盐巴大小相同的酥油,形成简装的切玛盒。炒麦粒象征好运,在藏语中,麦粒的谐音同好运无差别。
盒内的糌粑显然象征人寿年丰。这些象征意义确定了切玛盒的内涵,于是作为吉祥物的切玛盒在欢度藏历新年之际出现,自然顺理成章,人们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
新年迎客尝“切玛”
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根据风俗习惯,也为了方便客人取用,从切玛盒的正面来看,右手边装糌粑,左手边装的是炒麦粒。如果是从端着切玛盒的人的方向来看,正好相反。
新年迎接客人时,主人手端切玛盒,客人要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抓起一小撮糌粑撒向空中,一般是三次,表示敬天地,然后再把糌粑放进自己嘴里。
客人一进门,先吃一点糌粑,口遇“切玛”,表示来年口甜心满;后遇炒麦粒,表示一切吉祥。
而切玛盒里的“孜珠”、“五色麦”等更是不可或缺的。这些供品都是农牧民用当年所收割的第一份农作物制成,被称为“普”。将“普”供奉给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以前插在“切玛盒”里的青稞穗都保持了原有的色彩,没有染色,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们审美观念的进步,麦穗被染成四种颜色,即红色、青色、绿色、黄色,象征着生活的红红火火。
三
关于切玛的记忆
据我们的一位藏族朋友介绍,他是从小看着家人制作切玛长大的,在家里一般都是有经验的长者准备切玛。虽然现在他已经变成家里的长者了,但只要回忆起切玛,最深刻的还是小时候的记忆:“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尤其期待切玛。”小孩们对甜食是没有抵抗力的,切玛里的糌粑、炒米、糖果等不到过年,就会被家里小孩子「偷」着吃掉,“家里人发现了也不会责怪,只是把缺的东西补上。”
“小时候就记得切玛很沉了。”一般人家中的切玛大概有40厘米高,装满了糌粑与炒麦子,小朋友端着沉沉的切玛,跟在父母身后,到邻居、亲戚家去串门,长辈们恨不得把所有的祝福都在新年的第一天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切玛在每个藏族人心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每逢过年的时候,端着切玛,有人在送出祝福,有人在等待祝福,这是件不可或缺的单纯又美好的事情。
采购地点推荐:
-
冲赛康市场,作为拉萨最早的大型交易市场,藏历新年的各种年货在这里基本可以一站式购齐,很多是地摊商家,很有节日氛围。
-
八廓商城,拉萨政府近些年打造的专业化批发市场,货品比冲赛康要齐全一些,商家选择也要更多些。
随着藏历新年的临近
拉萨的市民已经开始准备切玛盒了
这些年很多在西藏的汉族人
受西藏文化的熏陶
也会在藏历年来的时候准备一个切玛盒
过一个地道的藏历年
怎么样
屏幕前的你要不要也来准备一个
感受一下藏历新年的祝福和欢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