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所以有多跟我们不一样的民风民俗
这些风俗很多都一直延续至今
最引起我们好奇的莫过于西藏古老的婚俗
比如试婚、走婚、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试婚走婚在其他少数民族我们也都有了解
尤其是“一夫多妻、一妻多夫”让人格外好奇
为什么会有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
一夫多妻的都是有钱人?
一妻多夫是因为家庭贫穷娶不起媳妇吗?
一连串的疑问是不是已经涌上你心头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西藏秘密】
希望能解开你心中的疑惑
▼
西藏的一夫多妻与一妇多夫由来已久,是古代群婚习俗的遗迹。
西藏解放前,有许多贵族家庭都是一夫多妻,这些主要是政治联姻和经济联姻,将出身于不同的土司或部落的女子娶到家里,贵族家庭可以借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巩固自己的财产地位。
▲农奴制度下西藏人民的悲惨生活
此外,过去在西藏,一夫多妻并非贵族的专利,很多平民也是一夫多妻,而这些家庭的妻子多为姊妹或者表姊妹。
▲解放前西藏贵族的武装力量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些是女人结婚后,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妹妹也有感情,便嫁了过来,有些则是女人结婚后,一时半会儿没有生育,那么就要把自己的妹妹或者亲戚家中的姊妹娶到家里来。家中的老人都认可,双方又是亲戚,因此相处起来就更不会产生矛盾。
《西藏秘密》剧照
与一夫多妻相对应的就是一妻多夫。一妻多夫家庭一般是兄弟共妻,也有极少数是朋友共妻,甚至父子共妻。
《西藏秘密》剧照
那么他们是因为贫穷娶不起媳妇不得已而为之吗?
西藏有句俗语,“一家分开,乞丐一堆”。
一妻多夫家庭都是家庭比较富裕的家庭。他们之所以会选择这种婚姻形式,主要还是出于经济原因。
在1951年前的旧西藏,征收赋税或支差都是以户计算的,一妻多夫的家庭既可以避免了财产的分散,又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就寻常百姓而言,与一妻多夫家庭相比,那些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的家庭,经济状况要窘迫得多。因为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家庭劳动力少,子女人数却不比一妻多夫家庭少甚至会多很多,如此以来,家庭负担就要重很多,生活条件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林芝察隅僜\人部落,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实行一夫多妻制。尚未列入中国56个民族中。©蓝志贵 摄
夫妻如何同房?
无论一夫多妻家庭的丈夫妻子还是一妻多夫家庭里的妻子丈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这些家庭成员有着约定俗成的习惯。
以前的资料记载一般是丈夫在门口放置一个信物表示,其他丈夫就会自然回避。
▲僜\人部落 ©蓝志贵 摄
有的家庭,丈夫们之间有一种默契,并不需要任何明显的方法,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兄弟中谁与妻子同房,如睡觉时兄弟不在,去了妻子房中或睡觉后兄弟离去等。因每天在一起生活,从一些细微的举动既可知晓,于是其他的丈夫自觉回避。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总会有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
《西藏秘密》剧照
影视剧《西藏秘密》中曾有这样一个片段,贵族兄弟占堆和土登格勒,共同迎娶了一位妻子,兄弟两人为谁去同房的问题相互谦让,真实地反映了藏族同胞一妻多夫家庭的和谐。
《西藏秘密》剧照
一妻多夫孩子如何叫爸爸?
一妻多夫家庭子女对父亲的关系,从称谓可见一斑:
一种是称大哥为爸爸,其余为叔叔。在芒康一带还有称大哥为爸爸,其余的依次为大叔、二叔、三叔的。如果大哥去世,则可称二哥为爸爸。
另一种则不加区别,几个丈夫均被一概称作爸爸。这两种不同的称呼方法,有时还共存于同一村庄。
不同的称呼方法仅仅是一种习惯,并不意味着子女真正是谁的。父亲们没有设想过子女中谁是自己的,谁是其他人(哥哥或弟弟的),反正这个家庭的子女,均是自己的子女,一视同仁。反之子女也一样,对父亲们也一视同仁,也不知真正的生身父亲是谁。子女的所属,从家庭的角度看待的,而不是强调个人。
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家庭里,妻子地位比较低吗?
很多人认为在这样的家庭里,妻子的地位比较低。其实不然,妻子处于一种自然的、正常的地位、既没有明显的男尊女卑,也没有女尊男卑之类的文化习俗。
但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却有大致的分工。在一妻多夫家庭,几个丈夫在务农、放牧或经商等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有一定的侧重,但不严格。
不同的家庭根据各自的特点,既有临时的分工,也有长期的侧重。
在生产经营活动复杂多样的家庭中,工种多,分工也较细。做生意、做运输、做家务、干农活,家里的家长都会根据儿子和儿媳各自的擅长做大体的划分。
而其他主要经营农牧业的家庭则没这么复杂。大体还是妻子干家务活,带小孩子和做较轻的农牧活,丈夫们主要是干较重的农牧活及出售农牧产品等对外经济活动,其分工的基础主要是根据年龄和性别特点进行的,并不特别歧视妻子,妻子也没有特别权力。
家庭关系会很不和睦吗?
我们可以在电影《冈仁波齐》中窥见一二,其中不仅有动人的磕长头朝圣,还展示了西藏昌都芒康地区一妻多夫、兄弟共妻的习俗。
芒康盐井地区
《冈仁波齐》虽然是剧情片,但是由素人演员扮演自己,故事均取材于他们的真实生活。不过,由于电影并未点破人物间的这种关系,很多观众都没发现其中微妙关系。
《冈仁波齐》剧照
藏族共妻家庭若不透露内情,外人一般难以发现他们的真实关系。
表面看,兄弟共妻的家庭其实与一夫一妻家庭差别不大,丈夫们和妻子一般都不会在公共场合表现的过于亲密。
结婚时,也多是在双方知情的前提下,由大哥迎娶妻子,兄弟则只是在事实上加入婚姻。如果有尚未成年的兄弟,也会在成年后加入共妻。
为了家庭和睦,丈夫和妻子也不会刻意区分孩子的亲生父亲,尤其是妻子,即使知情一般也不会说出来。
家庭组成之后,即使是丈夫们都在家时,一般也不会有太多不便。妻子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卧室,性生活方面大家也会默契地遵守平均原则。当外出经商或务工的丈夫刚回家时,妻子一般会优先考虑与久别的丈夫同房。西藏线路咨询领队微信292759776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当一位丈夫选择去妻子的卧室过夜时,只需将房门反锁即可。
有些家庭为了保证大家庭的完整,甚至可以接受某个丈夫在外另有情人和卫星家庭。
当帕拉·土登沃丹等家庭成员发现他们的小弟弟在乡下有了一个女人,并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组成了一个临时家庭时,帕拉家的整个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最终,帕拉·土登沃丹的这个任性的弟弟在哥哥们的精心劝导下接受了继续共妻的事实。但是为了摆脱共妻生活带来的烦恼,帕拉·多杰旺久要求继续留在乡下谿卡生活,这一合乎情理的的要求很快得到了同意,多杰旺久再一次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谿卡和女人身边。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次仁央宗在《西藏贵族世家 1900-1951》中描述贵族共妻家庭处理情人问题
不过,随着近年来藏区经济与外界的联系越发加深,年轻人也有了接受现代高等教育、外出打工、依靠旅游业获得收入等全新的认识选择,而且生计不再困于有限的耕地和草场。基于现实考虑兄弟共妻婚姻,也就慢慢的走向衰落。
当然,简单地认为这种流传已久的婚姻形式
是古老群婚制的遗迹肯定还是不够的
应该说,这是长期以来
西藏自然地理环境和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
如今在拉萨,最基本的、占主主导地位和最普遍的是
一夫一妻制
青年男女基本上自由恋爱,自主婚姻
因而免去了求亲等各种仪式
只要两情相悦,做父母的一般都不会为难自己的子女
卸掉了生存与利益的枷锁
对于纯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才是现今藏地男女最幸福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