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月初,雪域高原的精灵
最早的一批235只藏羚羊已经
通过青藏铁路、青藏公路
向产羔地可可西里的卓乃湖进发
一年一度的藏羚羊迁徙产羔拉开帷幕
如今,“藏羚羊大迁徙”这个概念
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
但哪怕看过《可可西里》
哪怕你去过100趟动物园
你也未必会知道
下面这14个关于藏羚羊的小秘密
其实,藏羚羊每年会有2次大迁徙,大家最熟悉的是夏季大迁徙。

冬季也会有迁徙,大概从11月到来年1月,因为交配的需要,散落各地的藏羚羊会向交配地集结。

而夏季大迁徙,一般从5月到8月期间,雌性藏羚羊为了繁衍会集体前往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等产羔地。



这颗星球上最为壮观的三种有蹄类动物大迁徙,是非洲的角马、北美的驯鹿和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而前两种的的迁徙,是为了躲避自然灾害、追逐更好的食物。
和他们以及其他有迁徙行为的有蹄类动物相比,藏羚羊只有群体中的雌性个体会为了繁育下一代,而进行如此长距离的迁徙。



最大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在迁徙过程中与母羊抢夺食物资源,如果所有藏羚羊一起前往可可西里,路上的食物极有可能匮乏,最终无法支持藏羚羊产仔所需的营养。
所以雌性藏羚羊一旦踏上迁徙,雄性藏羚羊还会主动避开迁徙通道。而且,藏羚羊平时是属于“性别分离”的动物,除了冬季交配期,公羊和母羊一般都是分开活动。
在生物本能和集体记忆的趋势下,世世代代的藏羚羊都会在夏天按照相同的路线往返数千公里,不过不同的族群会有自己代代不变的游走通道。

等到了卓乃湖边,不同的族群也会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活动地点,等回家时,藏羚羊也是跟着大部队一起活动。只不过也有数据表明,部分藏羚羊就像“跟错了”一样,回到的不再是以前的族群。
而且,不是所有的藏羚羊都会参加迁徙,像藏北羌塘的一些藏羚羊族群就不会迁徙,还有少数比较“懒”的藏羚羊准妈妈,也会留在原来的栖息地待产。


在浩瀚无边的青藏高原,为什么藏羚羊偏偏选择了可可西里的卓乃湖,而不是更近一点的地方呢?关于藏羚羊生存和繁衍的秘密,我们至今所知仍然很少。
科学界也有过各种猜测和讨论,但始终没有一个定论,有说环境因素,有说季节因素,有说食物因素,或许未来这个问题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如果你看过卓乃湖平时的照片,你可能会好奇,这样植被稀疏的河边摊,是如何养育数量庞大的藏羚羊群。
其实,卓乃湖和藏羚羊群就像做过约定,6月末藏羚羊群大规模进入可可西里,卓乃湖的天气和植被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这里的雪水融化成溪流,沟谷和湖滩的植被开始疯长,几乎所有的野花都盛放在荒原,长途跋涉而来的藏羚羊可以在这里补充迁徙途中消耗掉的营养,为接下来的产羔做准备。


一般来说,藏羚羊妈妈生一个小羊羔会花40多分钟,但在妈妈的保护下,小羊羔大概10只要10分钟就能颤颤巍巍地站起来。
再过上半小时,小藏羚羊已经完全能跟着妈妈的步伐行走,甚至小步慢跑了。出生20天后,等小羊羔的毛色变得灰褐,就能和妈妈一起长途跋涉回到栖息地“找爸爸”了。



刚生下的小羊羔,拥有湿漉漉的紫褐色皮毛,是一层天然的保护色,这个颜色和卓乃湖边石头滩上石头的颜色非常接近,如果小羊羔诞生在这片石头滩,藏羚羊的天敌们很难锁定小羊羔的位置。
等小羊羔的皮毛干了,颜色会更接近卓乃湖大地最常见的红褐色,这个颜色同样能有效保护小羊羔,特别是当秃鹫来袭,小羊羔只要紧紧趴在地上,就能伪装成大地的一部分。


▲ 摄影师:顾莹
对于藏羚羊来说,卓乃湖一方面是种群迎接新生命的圣地,另一方面也是他们迎战天敌的战场。
从藏羚羊踏上迁徙的旅程开始,他们的天地就开始闻风而动,野狼、棕熊、秃鹫等,将一路与藏羚羊形影相随。棕熊和秃鹫之类的猛禽,最喜欢吃藏羚羊的胎盘和小羊尸骨。


而狼,是藏羚羊最大的天敌。有藏羚羊的地方就有狼紧随其后,有的时候跟累了,狡猾的狼群甚至会提前赶到卓乃湖等藏羚羊到来,那时候,他们只要在卓乃湖边随便走一走,很容易找到唾手可得的小羊。
对于藏羚羊来说,逃跑是躲避天敌袭击的最佳方式,但生了小羊羔之后,情况就变了,如果再逃跑,等于直接放弃了孩子。


这时候,藏羚羊妈妈总是先让小羊羔就地卧倒,贴在大地上藏起来,再跑向别处引开天敌,等安全了,再回去找小羊羔。
但狡猾的狼逐渐发现了藏羚羊妈妈的这个办法,于是将计就计,突袭羊群,等藏羚羊妈妈跑了,再去找留下的小羊羔,食物唾手可得。
你一定会困惑,可可西里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人类在这里无法正常生活,但藏羚羊在这里却能跑能跳,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80公里的奔跑速度,是高原上跑的最快的动物。

每年藏羚羊大迁徙的季节,总会有藏羚羊妈妈在中途就产仔的,总会有半路和妈妈走散的小羊羔,还有因为各种理由被救下的小藏羚羊。

可可西里的巡山队员,就为这些小生命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救助中心,是小藏羚羊的幼儿园,巡山队员在20年来陆陆续续救助、喂养并放归了300多只藏羚羊,如果没有人类朋友的帮助,这些小羊羔很难安全长大。


不过因为高原的环境,以及藏羚羊本身就是一种很胆小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动物,需要广阔的环境,所以没有动物园能人工饲养藏羚羊,即便动物园有上百公顷的面积,也不能圈住自由的藏羚羊。



其实,可可西里一开始出名并不是因为那部电影和藏羚羊,而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末,这片无人区突然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掀起了一股淘金热潮。
而盗猎是淘金的副产品,藏羚羊一开始是淘金者们就地取材的主要肉食品,这时候打猎主要就是为了吃,只要扣动扳机就能从藏羚羊身上获得一顿没有开支的美食。

后来当淘金者发现藏羚羊皮和羊绒的经济价值,当地底的黄金难以开采,淘金者们就瞄准了这种“软黄金”,藏羚羊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金钱,让可可西里从无人变为有人,那时候,可可西里地区如果发现人,不是执法者,就是淘金者,或者盗猎者。



根据去年最新的统计,现在羌塘藏北一带的藏羚羊数量已经有超过20万只了,去年甚至有记录到一个超过6万只的庞大藏羚羊迁徙族群,近年来对藏羚羊的保护效果显著。
但你或许会好奇,这20万只藏羚羊是怎么数出来的?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到前两年,可可西里的管护人员,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计数,不过很准,一般误差很小。
他们在五道梁这个天然闸口集中监测,这里是藏羚羊迁徙必经之处,出现最为集中。先是人工蹲点观察计数,也会通过架设摄像头拍摄,结合着统计清楚藏羚羊数量。
不过这两年科技迭代,也开始使用无人机结合红外摄像机来自动统计藏羚羊的数量了,大大减轻了人工的压力。
除了高原精灵藏羚羊,你还想
了解哪些生活在雪域之上的动物呢?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
下次它就是文章主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