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为通往墨脱县德兴乡的德兴大桥与传统的藤网桥并排而立。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平均海拔1200米,雨量充沛、四季如春。除了火山,墨脱境内遍布“滑坡、泥石流、地震、雪崩、水毁”等20多种地质灾害,修路困难。2013年前,墨脱曾是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并由此有了“莲花秘境”之称。2013年10月,墨脱公路正式通车,结束了“高原孤岛”的历史。之后,墨脱各乡村公路开始修建,山里的村民逐渐走出了大山。
通乡通村公路修建前,墨脱民众出行最常用的是溜索桥。
图为1月11日拍摄的目前唯一进出墨脱的公路波墨公路。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为了改善林芝市区至墨脱的交通条件,2014年8月29日,总投资约20.15亿元的派墨公路开工建设,这条公路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原米林县派镇至墨脱县背崩乡的徒步线路上进行修建,沿线主要位于无人区内,海拔落差2890多米,计划于今年7月1日全线贯通。通车后,派镇至墨脱仅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图为1月9日,航拍墨脱县城。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截至目前,墨脱县公路总里程达529公里,其中,通县道138公里、通乡道160公里、通村道231公里,乡镇公路通达率为100%,46个行政村公路全部实现通达。
如今,溜索桥被一座座跨江大桥取代,溜索过江成为墨脱的历史。交通便利了,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墨脱石锅、高山茶叶等特产也借着公路相继走出大山。
“莲花秘境”逐渐向世人揭开面纱的同时,墨脱的生态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