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艺术–活在墙上的佛教信仰!
东嘎皮央壁画
东嘎皮央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北部40公里处,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东嘎,皮央是附近的两个村子的名字,石窟就位于两个村子附近的土石山崖上。遗址分布在东嘎村的部分是一组石窟群,是在中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分布在皮央村的部分是一处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东嘎皮央是古格王朝仁钦桑布时期所建的古格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公元10世纪,其建立的具体时间在众多西藏历史,宗教,文化,档案中均无记录。遗址内的壁画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壁画采用特殊的矿物质颜料所绘制,经久犹新,但历年来由于游客的增多,壁画下部已有褪色,令人扼腕叹息。
扎塘寺壁画
扎塘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在西藏佛教"后宏期"开始不久的1081年创建,原规模较大,有内外三重院墙,现仅存主殿。主殿的形制、布局和风格与桑耶寺中心殿相似。现仅存1层,由门廊、经堂、回廊和佛殿组成,本世纪上半叶进行过一次大修。佛殿内保存有许多珍贵壁画,分10组,以表现释迦的不同手印为主题,周围的人物为印度、中亚及汉地僧人,从人物形象、服饰装束、构图技法、着色线条等方面看,当属建寺时所绘。
夏鲁寺壁画
夏鲁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东南20公里的夏鲁村,始建于公元1087年,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所建古老寺院。夏鲁寺的壁画系元代藏传佛教壁画艺术的典范之作。题材由显密两宗组成。显宗以藏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为主,主要集中在一层金殿回廊四周,其中佛本生故事壁画最为精彩。在壁画作风上有很多地方吸取了尼泊尔或印度的艺术作风,但也有许多画面与敦煌石窟的宋元壁画相似,并且画中人物的服装、饰物、家具以及建筑等,也有很多地方具有内地风格。这种风格的壁画,在西藏的一般寺庙中是比较少见的。
古格王宫壁画
古格王宫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在藏传佛教壁画艺术中,阿里古格壁画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情调,有别于其它藏区的壁画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流派,并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在藏族艺术史乃至中国艺术史上,古格壁画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宗教文化研究价值。现存的古格壁画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阿里同周边克什米尔、西域、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文化关系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古格壁画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证明古格艺术是域外多民族佛教文化艺术融合创新的典范。
赛卡古托寺壁画
赛卡古托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洛扎县色乡。寺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壁画,其中包括西藏四大画派之一的勉唐派的创始人勉拉顿珠嘉措的真迹。勉唐画派艺术产生并形成于吐蕃时期,兴盛于帕竹时代中期至甘丹颇章时代。画派创始人勉拉·顿珠嘉措成家后因与妻子不和而出走,流浪途中在羊卓达陇拾得一套画笔和一本配有范画插图的书籍,由此萌发学艺的愿望。为拜师求艺,他来到后藏萨迦等地,在日喀则遇著名画师朵巴·扎西杰巴。在名师的指导下,顿珠嘉措刻苦钻研绘画,成就卓然。其造像多注重绘画线条的运用,工整流畅,法度精严而变化丰富,色调亦活泼鲜亮。
托林寺壁画
托林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县城的象泉河畔,藏语意为“飞翔于空中永不坠落”,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由古格国王益西沃和大译师仁钦桑布创建。由于当时古格王朝大力兴佛,因此托林寺称为了当时佛教的中心,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起源地。托林寺原有规模很大,但是几百年来由于不同程度的破坏,现在保存好玩好的只有三座大殿和一座佛塔,殿内的墙壁上保存有相当规模的壁画,气势宏大,用笔精妙,带有明显的印度克什米尔地区的风格,堪称千古绝绘。
药王山壁画
药王山是西藏著名的圣山之一位于西藏首府拉萨,是藏医的发源地。遍布山上的摩崖石刻造像和线刻六字真言,风格各异,并以其广泛的题材和丰富的内容在藏行石刻文化的地理分布上,格外引人注目,名扬中外,其石刻摩崖造像的数量也无疑为西藏之冠,就现在保存下来的初步统计,仍不下五千尊之多,就其凿刻的时代而言,也有早有晚。直到今天,我们仍可见到一些虔诚的民间刻石艺匠,在药王山下,长年累月不辞辛劳地挥舞着小锤,很远就可听到连续不断的刻石声响,每天都有不少新的作品问世。
本文为玩转西藏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玩转西藏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版权均属原作者!
玩转西藏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1521078149@qq.com获取更多信息。
文章来源:年龙妙音解脱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