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布局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国城市建设始于四千年前的夏朝,中国汉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和封建等级,这注定了汉区古城中轴对称等基本格局。但拉萨老城是受宗教影响形成的坛城,重视中心和转经环线,不重对称方正,有鲜明的特点。 外地人对拉萨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布宫、大昭寺、八廓街,对拉萨老城并没多少概念,对拉萨老城一些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建筑毫不知情,宇拓路上的宇拓桥就是这样一座建筑。 宇拓桥又称琉璃桥,是一个类似汉地的风雨桥,“宇”,藏语意为松耳石、碧绿,“拓”意为顶,因桥顶采用绿色琉璃瓦盖成,远望似松耳石顶故名宇拓桥。 普遍的说法是该桥建于清乾隆年间,琉璃桥为石筑五孔桥,跨度长28.3米,桥面宽6.8米,桥廊采用藏汉结合的歇山式建筑,曾经它是进出拉萨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八廓街片区,与布达拉宫的重要通道。 史载因驻藏大臣衙门,与布达拉宫之间有条小河,人畜来往不便,所以清政府拨专款修建此桥。人们要想从布达拉宫一带进入大昭寺,必须从宇拓桥上通过,据说离开拉萨不可由此通过,只有进入拉萨才能由这里通过。 清代诗人孙士毅曾作《琉璃桥》:
1916年冒险到拉萨的,法国美女妮尔是见过这桥的,不过如今桥已改成了商店,只能依稀看出旧时的模样 |
玩转西藏–西藏第一时尚旅游网,最丰富的西藏旅游景点,西藏旅游攻略游记,西藏自助游,自驾游。西藏美食,住宿,购物信息,西藏吃喝玩乐,尽在玩转西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