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驿站】拉萨-画画就是生活,拉萨,色彩

2015-01-28 321

出没在拉萨拥挤的人群中,如果不是手上没有洗掉的斑斓色彩,很难让人想象他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在这喧闹的尘世,固守自己纯真、质朴的心灵,不浮夸、不悲鸣、平平淡淡地生活,他早已把那份淡然的态度融入到了生活。拉萨的街头巷道,没有哪里比这里更适合藏珠于匣。

出镜人物:海明
为什么会选择留在拉萨?
有两个原因:迎面而来的陌生藏族人给我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让我感觉温暖;这里的景色。无论是知名的景区,还是不知名的山山水水,在我眼里,都是最美的。
在拉萨的时候,每天都做些什么?
我喜欢画画,画画就是我的生活。在客厅,或者在拉萨河边、八廓街、布达拉宫等地写生。除此之外,我还喜欢读书,美术、宗教、哲学等等这些书都很喜欢。你看,那一柜子的书都是我从北京带过来的。
客厅里的这些画,是准备出售还是?
这些画大多是订单,内容是按照客户的要求来画的。在画订单的同时,会画一些自己想画的画,为将来举办画展做准备。

冬天的拉萨更纯粹
作为艺术家来说,或多或少都有些西藏情结,不仅仅因为这里曾造就了一批大家。海明在学习了十多年的美术后,潜意识里的西藏情结不经意间被唤醒了,2008年10月,他第一次来到了拉萨。
初见布达拉宫的海明,有点失望,原以为布达拉宫是高大雄伟的,没想到只是一个小山头上的不高的建筑。随着在拉萨的日子越来越久,海明渐渐改变了这个看法,布达拉宫不只是一个建筑,而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的“人”。他说拉萨是一个需要细细去品味的城市,而不是来个几天半个月就能了解、读懂的。
每天穿梭在八廓街的小巷子里,那些带着历史气息的建筑和不同气质的民族,吸引了海明。一位老人摇动着转经筒,从巷子尽头朝正在写生的海明走来,两人的目光相遇的一瞬,老人家给了海明一个慈祥的笑脸,那笑容亲切得如同对待自家的晚辈。海明内心最柔软的弦被拨动了——一个个转经的老人,磕长头的信徒从他的笔端跃然纸上……
大学刚刚毕业,还没有稳定收入的海明把这些写生作放在表弟的店里出售,没想到这些画作得到了很多游客的喜欢。虽然海明给自己的画标价并不贵,每天售出的画作还是使得他在拉萨能够自由地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渐渐地,海明的画作在拉萨变得小有名气,甚至有西藏大学的学生慕名而来,想要拜他为师学画。
进入冬季的拉萨,游客潮渐渐褪去,各地的藏传佛教信徒们纷纷拖家带口,或搭车,或磕着等身长头风尘仆仆,又心怀欢喜地抵达圣城。古老的八廓街,川流不息的是朝佛、购物、会亲友的人们。
海明的脚步不知不觉放慢了,停下了……
这一停留就是一年多。
在这一年多里,初入社会的海明,对未来其实没有什么规划,在绘画上也如此,只是凭借着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在大学期间带学生的经验,在拉萨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在外面画好的作品回过头就放在表弟的店里,很多售出的画作连个照片都没留下。
为数不多的留了照片的作品后来被海明放到了自己的微博里。其中一幅油画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画面中的女孩蹲坐在墙根下,头戴一顶红色的帽子,口罩几乎罩着整个面部,露出一双眼睛看着前方。海明回忆起在大昭寺前磕长头的人群中发现的这个女孩。然后,那一个上午,海明都在观察这女孩。当女孩磕完头,到一边休息时的模样,被定格在了海明的画布上。不久这幅油画被一位内地来的女学生买走。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留下买主的联系方式,海明希望通过网络能寻找到这幅画,并高价收回……

本站在建设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若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日内删除。

玩转西藏 游记攻略 【心灵驿站】拉萨-画画就是生活,拉萨,色彩 https://www.51wzxz.com/13740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