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月份的天气,高原、高寒、牦牛群、大风中猎猎飞扬的经幡、远远近近的玛尼堆、唐古拉山口的积雪、头顶上蓝的纯粹的天空、炽烈阳光下黝黑而又质朴的笑脸……我知道,这一切都让你神往。有人说,人一辈子总要去次西藏,这话我相信,无论是不是虔诚的藏传佛教徒,在很多人的心里西藏都是个圣地,跃跃欲试却又因为怕自己的健康状况无法应对高寒、缺氧的环境而使脚步迟疑。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理性的盘点,西藏朝圣之路,你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希望您能带上这些关于健康的叮嘱,安心出发,去西藏!
一、去西藏,灵魂的召唤
对于向往者,西藏是神秘的梦境,圣洁的净土,是一个温暖而又苍凉的笑容。让人无法抗拒的想要走近,再走近。一旦你决定出发去朝圣,去感受西藏的神奇,需要先做好以下准备:
1.确定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
进藏之前,建议去医院做一次检查,确定心脏、肺脏、呼吸道健康状况。如存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中度及以上高血压、中度以上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现患重症感冒、严重上呼吸道感染者;孕妇、曾确诊高原反应严重,以及患有医生指出的不宜进藏的其他疾病者,均应慎重考虑进藏计划。
2.备好进藏常用药品
如果体检结果表明,您身体状况允许进藏,那就要开始着手准备进藏可能用到的药品、食品了。
首先,红景天胶囊等增加细胞携氧功能的药物需要在进藏前2周左右开始服用,以便降低高原反应的发生率。其次,藏区气温较低,且进入藏区后由于氧气稀缺,人容易患感冒,各类感冒药是必备的,可以准备一些能够快速改善感冒症状的西药(如感康、泰诺等)。第三,为了防止沿途水土不服或食物不洁净引起的腹泻,需要准备止泻药(如易蒙停、思密达);同样的,为避免旅途中饮食不规律引起的便秘,也需要准备相应药品(如芦荟胶囊、福松);第四,对于过敏体质的朋友,应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过敏现象,准备一些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开瑞坦);第五,用于轻度外伤处理的创可贴、绷带、碘伏等也是必须品。最后,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等用于心脑血管突发疾病急救的药品,可能不会用到,但也算有备无患。若您选择自驾车进藏,在不疲劳驾驶的前提下,还需准备一些提神的药品(如风油精、薄荷油)。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心肺功能不太好,或者患有低血压/高血压的朋友,若要选择进藏,需在医生指导下,准备好针对自身情况的急救药品,并告知同行人员用法用量。
3.了解高原反应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成行前,请务必抽出时间了解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及基本的应对方法。同时,如果有条件,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练习并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术、出血、骨折的简单处置等。氧气袋是进藏必备武器之一,沿途可在医院或兵站进行充氧。
二、在路上,即是红尘亦天堂
一路上壮美的风光可能让你的眼镜应接不暇,然而高原反应也如影随形。根据个人体质差异,高原反应的程度也不同,海拔达到2500-3000米时,部分女士可能已经出现轻度高原反应,主要表现为气喘、头晕、轻微心悸、恶心等。相信很多人在此时都会在内心感慨,真真是满眼风光美若天堂,一朝高反回到尘世。
1.高反,坦然面对
应对高反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切莫因为身体的不适而高度紧张,紧张只会增加身体耗氧量,使高反更加严重。首先要根据症状判断高反的严重程度,若只是轻微头晕、气喘,则只需放慢脚步,减少活动,降低机体耗氧量,逐步适应缺氧环境;感到疲惫、轻微心悸、恶心时可进行吸氧处理;若出现严重的呕吐、剧烈头痛、无法进食水,持续胸闷且吸氧无法缓解则需就近就医。但要注意,若所处地区海拔在4500米以上,需在就医进行简单处置后立刻将患者转移至低海拔地区,否则无法缓解症状,反而有可能发展为肺水肿、脑水肿。
2.吃在旅途
如您选择自驾或骑行进藏,那么沿途觅食、饮水的安全和营养是您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一般而言,储备瓶装水是方便且安全的选择,同时要注意在沿途任何能找到水源的地方进行补给(无论是瓶装水还是自来水),要知道几百公里看不到人烟的情况也是常有的。
食物的选择范围也比较狭窄,自热米饭算是相对营养、可口的食物,其次是各种方便食品、压缩食品等,尽管这些食物安全性比较有保障,但如果长期吃,估计肠道和味蕾都会抗议。因此,若自驾车内空间富余,可适当购买水分充足的蔬菜、新鲜水果,以便及时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同时,沿途若遇到较大的城镇,一定要停下脚步,找个干净卫生的饭馆,饱餐一顿。
提醒您注意,进入藏区后,除了藏族餐馆(一般只售藏餐)之外,很多餐馆主打川菜,口味浓重辛辣,您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肠胃情况,酌情选择较为清淡的食物,不宜一味追求辛辣。
3.极端天气的应对
在进藏的路上,会遇到晴空万里,也会遭遇忽降暴雨,可能面临唐古拉山口飘飞的大雪或冰雹,也可能看到纳木错湖升腾的彩虹……西藏天气多变,偶然遭遇极端天气是极有可能的。当你“不幸”遇到极端天气状况时,要考虑自己所处的海拔高度、周围环境、食物储备和通讯畅通情况,判断是否适合暂时停留。一旦发现海拔较高,周围人烟稀少较难求助,或食物储备不足,手机信号不畅通,建议不要停留,穿过极端天气路段,到最近的兵站、加油站或村庄求助。
三、回首,留下一生牵绊
看过布达拉宫的雄伟,体会了大昭寺的神圣,走在拉萨的大街上,一个个虔诚的老人,或手摇转经筒默念佛经,或五体投地磕着长头,眼神中满是感恩和祈福。这样纯粹的西藏,让人不忍离去。也许,那蓝天、那白云、那山、那人、那宫殿,都将成为你回忆中一生的牵绊……
作别西藏,回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尽管不舍,但也要尽快调整身心状态,重新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1、不醉氧。若您在西藏游玩时间较长,返程后可能不适应平原地区的氧气浓度,出现“醉氧”症状,表现为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需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饮水,规律作息,恢复体能。严重时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调整;
2.细观察。
在返程后的一段时间内,应持续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尤其是旅途中曾出现的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是否反复发作;如发作需及时就医,彻底医治;
3.调情绪。
很多人表示从西藏回来后对于生活节奏极快的都市生活心生厌恶,留恋西藏的美景,以及单纯、质朴的生活状态。这就需要您及时调整情绪,可以通过记录旅途笔记的方式来整理思绪,将壮美的风光、沿途的磨难都整理出来,纳入记忆中,从而使自我能够重新投入到真实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去。
有一个地方,它在你我心中,是天堂;有一个地方,落满了过往游人最纯净的思绪,是西藏;或许沧海桑田、此去经年,不变的,是它早已占据心间,挥不去,断长眠。这就是西藏,时光在这里轮回而不逝去,我在这里等你,来吧,去西藏!
附纳木错湖大片,by Mr. 陈
本文由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王璐(原创),新浪微博:@王璐营养师-科教,转载请注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