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停留或远来拉萨的人,在酒吧里把酒言欢、发泄放肆,或者借助酒吧探寻这座古老城市的新鲜活力……而流传于街头巷尾的、千千万的故事也总产生于此,人们谈论故事,参与故事,每一个平凡的夜晚,拉萨的酒吧都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
拉萨的酒吧老板们,是这座城市酒吧文化的缔造者,他们带着西藏和酒吧的梦想而来,恣意挥洒雪域高原的快意人生。
登山女人和酒
酒吧自然与酒有关。不同酒吧有不同的酒水配置,这也许更多的取决于酒吧老板的喜好和品位。想象中的酒吧老板,都是把酒高歌的豪迈人士。
江姐爱酒。十几年前还在读书时,江姐就痴迷于酒。当她终于可以开一个酒吧的时候,自然要把这种爱好放大到极致。她的酒吧,啤酒品种极丰富,可以说是拉萨啤酒种类最多的酒吧。世界各国的进口啤酒是他们的主打产品,当然也有拉萨本地的青稞啤酒以及波尔多法定产区的几十种葡萄酒,有着最丰富的储备酒类储备,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喝不到。酒吧里还供应特色鸡尾酒,传统的或是酒吧自创的,随你挑选!如果刚好从纳木错回来,可以点一杯“藏蓝”,因为这杯酒的灵感来源正是圣湖。
江姐不但让大家喝酒,还推广主流的酒文化,让无酒不欢的藏族同胞尝到更多的酒,了解自身之外的杯中世界。为此,酒吧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品酒活动,让顾客可以尝到一些物美价廉的红酒。
除了喝酒,江姐还喜欢登山。她想要的是:在西藏,上山攀登,下山喝酒,如此方为快意人生。她的酒吧里,每晚不间断播放国内外的一些攀登视频和纪录片,包括雪山攀登、攀冰、攀岩、滑雪,而作为一位知名攀登者,江姐也参与了登山电影《巅峰记忆》的拍摄,可以说登山几乎成了她生活的首要任务。
知道登山者最快意的两个时刻分别是什么吗?
一是成功登顶,这意味着征服与成功;二是在大本营的帐篷里煮杯咖啡,这意味着温馨和从容。
攀登过希夏邦马峰、乞力马扎罗等著名山峰的江姐是一个登山爱好者,在她数次登山的过程中,最心醉的是在大本营和队友们一起缩在帐篷里看电影、喝咖啡、聊家常的那一小段时间——那是她登山的起点和终点,出发前的兴奋和回归后的感恩交织在一起的地方——这些感觉都直接体现在她后来开设的酒吧里。整个酒吧的装修参照帐篷的样式来设计,在60平的小屋内,她运用人造牦牛毛做成帐篷式的屋顶,细节装饰贴合帐篷内的摆设,简洁紧凑却五脏俱全。由于自身把大本营的帐篷当做家,她希望酒吧能给所有登山和户外爱好者有一种家的亲切感。
江姐到底是因为喜欢酒才开的这个酒吧,还是因为喜欢登山才开的?很难说清楚,两者在一种很微妙的氛围中慢慢融合,一定要问究竟,她自己也不清楚,反正事情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酒和登山,两者都是她所爱,此爱好不分前后顺序。
不爱喝酒的酒吧老板
阿君也是酒吧老板,但与江姐不同,她不喜欢喝酒。她只是看别人喝酒,“很讨厌喝醉的感觉。”不过有时候也会经常喝高,可能在她看来,喝醉之后,容易情绪失控,或者想起一些不好的事情来。
阿君是一位美女,一位会敲非洲手鼓的美女,精致的容颜让人不敢猜测她的年龄。阿君斜仰着头,双手轮番拍打着鼓面,鼓沿发声轻快,鼓心浑厚。当节奏和音调统一之后,传递给听众的便是从大地深处传来的热情洋溢的异域风情。
阿君给我们拿来酒吧菜单,每一张都是自己亲手画的,不同于其他酒吧的小资画风,这个很明显就可以看出具有专业水准。果然,问她之后,她回答说自己是做平面设计的,“天天想策划想得头疼,每次案子分下来,我总是要熬到最后一天才做出来。”虽然那时候收入还不错,但是阿君做了几年之后,觉得如果一辈子这样下去,“想一想就觉得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于是阿君离开了生活了十年的广州,到了云南丽江,在这个国内第一小资、艺术家的集散地里,阿君认识了许多热爱音乐的朋友们,也是在那时候,开始自己学习非洲鼓。
问起为什么离开丽江到拉萨,她巧妙地转换了话题。
“我认为美丽是由内而外的,也就是传说中的心灵美,如果没有气质,五官再端正,给人的感觉也是毫无生气,如同模特一样,再美,你也不会因此而震撼。”
在问了许多问题之后,对阿君的年龄,终于大致有了猜测:从她上大学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7年。
离开丽江之后,她重新做回上班族,“可以四处出差,而且公司福利比较好。”但是三年过后,她又想离开江湖了,这次去哪?丽江是不能回去了,那比丽江更好的,是哪里呢?
答案只有一个——拉萨。
2011年,阿君到了拉萨,随后开始四处旅行,年底,听说一个酒吧老板想将酒吧转让出去,她立马托熟人给那个老板打电话,“你一定要留给我!”阿君皱起鼻子,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毫不犹豫地盘下酒吧之后,阿君除了更换掉酒吧内的软件设施之外,没有做其他的改动。在阿君看来,她只需要这么一个温馨的,属于自己的小地方。
“虽然转让费很高,但是这里的房租便宜,所以生活压力也不会很大。”酒吧原来有很多回头客,加上新认识的朋友们,生意一直也还不错。
“离开丽江后的三年,很少在所在的城市遇见丽江的朋友。在拉萨一年,当年丽江最好的朋友纷纷而至,跟他们的相聚,把我带进最美好的曾经,尽管那里物是人非,离开以后,大概记忆就自动刷新,不烦恼那里的事,却留下美好的人。”而阿君的生活主题,也因此而改变,有朋友来,有朋友走。要欢迎,要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