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女郎”徐乐眉:贪玩的孩子
文/陈利 图/徐乐眉
在拉萨见到徐乐眉的时候,是她刚来西藏的第三天。性情爽朗,快人快语,说话时表情非常生动。她曾经是台湾炙手可热的明星,却突然在事业巅峰期北上求学,再然后,旅行、写作、执教……玩转人生。
行者档案:
徐乐眉
籍贯:台湾
星座:双鱼
个性:直率、开朗、积极、不认输
梦想:征服每个不熟悉的地方
现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博士班研究生
曾主演过《台北的天空》、《熊猫小太阳》、《战国红颜》、《八月桂花香》等
出版图书:《远足》、《迷路》等
无声息的转弯
在徐乐眉的《远足》一书中,她写到:“有一种改变,是无法预见的,叫转弯。有一种恩宠,是无法申请的,叫礼物。无声息的转弯,就是上帝给予的礼物。”
这段话是她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2000年以前,徐乐眉的星途一帆风顺,凭借主演《台北的天空》一炮走红后,又和大陆著名影星唐国强联袂主演《战国红颜》。因其清新自然的风格与娴熟的演技,赢得了“千面女郎”封号。
正当星光耀眼之时,她却突然改变了人生轨迹。在台湾销声匿迹的徐乐眉,出现在中央戏剧学院,攻读导演硕士。原来和唐国强的合作,开启了她心里的另外一扇窗户,她认识到内地的一些大陆艺人非常有文化底蕴,她觉得应该到大陆来看一看,来学习。
她成了中戏最刻苦的学生。读书期间,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余的时间几乎都在看书,差不多所有中戏老师的课她都上过。她很珍惜中戏三年的学习时光,当学生虽然很辛苦,但是觉得非常充实,很开心。2005年,徐乐眉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
说起这段抛下明星光环,前往北京求学的经历,她说,好像是水到渠成般,自然而然的事情,太多的事前计划,反而还会束缚手脚,所有事后遇到的人和事物,不管好坏,只能视为必经的过程之一!她将这过程视为上帝给予的礼物。
赴北京求学是她人生路上的一个转弯,之后的旅行则是另一个大转弯。
2007年,她去云南拍戏,戏还没开拍,她想闲着也是闲着,先去玩玩再说,就这样踏上了未知的旅程。当剧组联络她时,她已经在外旅行了将近两个月,兴致正好。她跟剧组说:“我现在路上,你找别人拍吧。”推了戏,继续上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再也停不下脚步。
永远不按常理出牌
演员、教师、作家,这些不同的身份集于徐乐眉的一身。她受邀成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的一名老师,平时,还要参演一些影视剧。
但,不管怎么忙,徐乐眉依然每年都会抽时间出去旅行。她说:“我要做我想做的事情,工作本身对我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我就想做一些跨界的事”。所以,她写书、摄影、旅行,做一些没做过的事,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我就是觉得好玩儿!”她说话的样子,像一个贪玩的孩子。最近,上海大学伸来橄榄枝,她跟人家说:“我要出去玩哦。”上海大学只得跟她打商量:“时间由你安排就是。”
旅行和写书,原不是她设想范围之内的事情。她自称并非写作的人,并不想去爬格子,玩着玩着,能量越来越大,为了把能量消耗掉,才开始写东西,写着写着就无法收拾,一本、两本、三本都在预约。“人家喜欢你写的东西,那我就继续写Up!本来想写完一本《远足》就不写了,读者问什么时候写第二本啊?第二本出来,又说赶快加油,写第三本。我心想:你们可不可以看慢一点啊!”
不按常理出牌的她,旅行也同样如此。没有地图、没有旅游书,也没有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走到哪、玩到哪、看到哪,比一般的自助旅行还来得自由随性。也许正是因为没有计划,她一路上总是惊呼连连:从没看过的冰川、从未见过的土楼风光、从未体验过的风俗民情,包括那个从未认识过的自己,都在这趟旅程中见着了、摸着了、遇上了。
越深刻,越痛苦,越难忘记
徐乐眉的旅行,以一种苦行僧的方式在进行,出去都住青年旅馆,或者民宿,背着二十公斤的包,一路搭车。总是一个人,因为“孤独,使人清醒、Qg心透明。每座山,蕴含积极又淡定的人生思想。”
她曾经利用四个月的时间,密集走完中国八个省、爬了十座名山,长白山、武夷山、三清山、雪山跟泰山等。遇到过坏人,也碰到了不少好人,有失望,有喜悦。
有一次去西北,去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光是交通就折腾了半天,先是陆路,转两趟公车,再坐船,三转四转,等船长开船等了近3个小时,来回折腾。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在那拍到了最美的风光。
有一次在苗寨,住在开窗就能看到满眼绿意的“五星级”房间,老板娘给她做了精致的饭菜,她还小人心地揣测别人是否会敲诈她,第二天,老板娘一共收了她45块钱,便宜得让她震惊。
在她的书里,可以看到最真实、饱满、有血有肉的故事。她的书喜欢讲人,讲当地的民风民情,甚至和当地的人吵架的故事也被写进了书里。她说其实她不是为了吵而吵,也不是为了写作而吵,是因为要和当地人沟通,沟通不畅才上升到了火爆场面。率性、直接、毫不掩饰,这是她的个性使然。
一切都是经历。无论是愤怒还是感动。对她来说,越深刻,越痛苦,越难忘记,越有故事可写。
旅行,让她看淡得失
走过这么多地方,徐乐眉自称没有特别喜欢的,因为“所有走过的地方都很喜欢,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特色和风味。”
在新疆走了两个月,在西北走了4个月。一边走,一边和别人交流,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她说旅行对自己最大的改变是学会了沉思,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要做怎样的人,练就了一颗金刚钻的心。
经历过很多生死考验。在新疆喀什库尔盖,患了重感冒,进去前甚至给朋友留了遗言。在云南爬雪山,感冒尚未痊愈,加上有高山症以及心脏不好的老毛病,差点连命都送掉。每次旅行归来,都觉得这条命是捡回来的。
她谈起这些经历的时候轻描淡写,仿佛在说着别人的故事。她说这些经历让她对生死得失看得淡然和从容,训练出了一颗出离心,这并非是对生活消极,反而是一种积极和乐观,对结果全力以赴,但是否能达到想要的结果,却不是最重要的。
这些经历,变成了她笔下行云流水、清丽典雅的文字。她写“登高如读书,不到头,怎知巅上景观”。峰回路转的大山、目不暇接的美景,没有经历过的人不知道其中的美好。
踏遍青山人未老。西藏是她唯一一个没走过的省份,此次终于圆梦。问及对西藏的第一印象,她说西藏之于台湾,太过遥远,来之前,对西藏没有任何想象,也无法想象,来到这里之后感觉每个人都很和善,因为宗教信仰的存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柔软的。她要去林芝、山南……用她的眼睛,去感受西**特的人文和风情。
行走在路上,遵从自己的内心需求,把一切都当作是“玩”,却玩得认真,玩得随性。在种种危险、艰难、恶劣,甚至喘不过气的生死瞬间之后,依然御风而行,追寻她所要的本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