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记得在某本地理杂志上看到过,南迦巴瓦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雪山、最具男人气质的山峰,排名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之首,藏语译为“直刺天空的长矛”。但从资料看,南迦巴瓦峰属喜马拉雅山脉,海拔仅7782米,这在拥有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等一批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喜马拉雅山脉,身高是绝对算不上出类拔萃的,但它却能以阳刚之气横空出世,以大气磅礴的壮美而傲视群雄。
初见:云遮雾罩 难见真容
山峰是大自然赋予一个地域的天然标志。
曾以为,在任何地方,最高的山峰必然是最具雄性统治力的山峰,如泰山之于山东、华山之于陕西、玉山之于台湾、富士山之于日本。在来藏前,便想当然地以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在西藏境内,则必然是西藏最受尊崇的山峰。然而,当我踏上西藏这块多年来魂牵梦萦的土地的时候,才知道更多游客向往和藏族人膜拜的山峰,乃是藏传佛教传说中有着重要地位的神山。而在我所了解的被奉为“神山”的山峰里面,似乎并没有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的名字,听到的最多最令人肃然起敬的神山,乃是位于林芝地区境内、雅鲁藏布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
尤为神奇的是,南迦巴瓦峰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脸,素有“云中天堂”之称,据说每年只有25天时间露出真容,比珠穆朗玛峰难见多啦。也正因此,人们都把能看到南迦巴瓦峰视为人生的至幸、积德的厚报、前世的因缘,藏族人对这座神奇的雪山更是充满无比的敬畏。
去年八月份我终于有了一次接近南迦巴瓦峰的机会。从拉萨出发到林芝,有着六七小时的车程,好在一路上米拉山口、中流砥柱以及尼洋河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神态安详不时在公路上徜徉的牦牛、三五成群放养的藏香猪,点缀着枯燥漫长的行程,使得我们领略了林芝“西藏的江南”的无限魅力,但我的精神却始终无法投入到这些对我们这些扎根在藏北羌塘草原的援藏干部来说堪称罕见的“美景”中,心神早已飞到了向往已久的南迦巴瓦峰上。
在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路上,大家对大峡谷、情侣树、门巴族村落等景致似乎并不热心,只是出于到此一游的心态,草草拍了些照片,便折回车上等待车子的继续出发。在进入大峡谷的起点大渡卡村,灿烂的阳光点燃了人们对于看到南迦巴瓦峰的热情和信心,断言今天定然会好运当头、不虚此行。然而导游小姐的一句话却如一盆冷水泼来:“这里的天气是变幻无常的,一天里面、每个路段都会有不同的气候,特别是南迦巴瓦峰,不是那么容易看到的,当然,希望你们能交上好运。”
据导游介绍,曾经有很多人为了一睹南迦巴瓦峰的真容,就在南迦巴瓦峰下面的村庄或者观景台住下来,等云雾散开,一天、两天,甚至十多天、一个月。有时,似乎云海就要散开了,露出山尖,但一阵风过去,南迦巴瓦峰又被遮得严严实实。据说有个老外一直等了十多天也没有看见南迦巴瓦峰,然而他的签证又快到期了,不得不离开,走的时候,他痛哭了一场。这是否属实,我不得而知。
结局果然被导游不幸言中。进入大峡谷才半小时,天上就开始阴云密布,刚刚还晴朗的天空,厚厚的云层不知从哪钻出来的,层层压向大峡谷两边的山峰。车子再往里开,天上居然开始下起了毛毛雨,到了派乡直白村南迦巴瓦峰观景台,更是下起了倾盆大雨,白昼如夜,能见度低到只能看到山脚,山腰以上全被厚重的乌云环绕,整个南迦巴瓦峰被裹得严严实实。第一次与南迦巴瓦峰就这样擦肩而过,也让我切身领教了南迦巴瓦峰如隐士般难以捉摸的习性和桀骜不驯、不近人情的风格。但这并没有让我感到灰心,毕竟我在西藏至少还有三年工作时间,再来林芝的机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