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喜欢住青旅,主要看中它的互助、实惠、能够收获一群来来往往的人与他们的故事,以及,运气好的话还能结交一些新朋友。
随着住青旅经验值不断地增加,你可能会发现好像每一家青旅都有一两个在大厅弹吉他的人、一两个扑克牌脸冷若冰山的人、以及一两对腻歪死人的情侣……为了探究那些在青旅高频次出现的年轻人, 一位叫 Tim Urban 的研究员特地总结了 12 款“好像每家青旅都有”的标配款青年发表在博客网站 wait but why 上面,他们分别是:
(The Guy Who Plays The Guitar In The Hostel)
这类青年通常表情严肃,故作深沉,十分钟有九分钟都是闭眼陶醉状,张嘴就开始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人生所有的毅力都用在坚持不懈地抱着自己的吉他上了。住了三天后你可能会发现,他唯一会唱的就是那首《南方姑娘》。
(The 38-Year-Old Guy Who’s Pretending He’s 24)
抛开和吴彦祖有的一拼的高高发际线,这类大叔的心态还是很年轻的,他们忠于各种派对,以熬夜玩耍证明自己体力倍棒。38 岁的大叔并不在乎你会不会识破他的装嫩小诡计,因为他知道“出了这个门应该不会再见面了”。
(The Americans Who Are Kind of Acting Like It’s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
聒噪青年通常会吵吵闹闹就像第一天上学的学生,你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这种幼稚园大班型聒噪青年在别的地方比在青旅时更吵,在餐厅吃饭的说话分贝可能是其他人的 5 倍那么多。
(The Guy Who Brought Only Two Changes Of Clothes)
总有些心大颜好的青年出门旅行以方便为第一要义,所以换来换去就两件衣服。这种青年的升级版本是“只有两件(神似)的衣服轮换着穿型”,比如,每天换来换去的都是长相差不多的优衣库白 T 恤。
(The “Make You Feel Bad About Yourself Cause You’re Not In A Cool Group Of Friends Like Those People” )
总有些令人羡慕的青旅小团体,他们三五成群同进同出,自带屏蔽外人系统,回到青旅后一直互黑对方并且分享对方的丑照。可能会给你造成小困扰的是,这种热闹的氛围会让你思念自己的朋友,以及,他们可能在你睡了之后还在喝酒玩牌停不下来有点小扰民。
(The People Who Say Local Places With The Correct Accent)
这种装酷青年遍布全球,不过在地区语言难度系数比较高(比如拉丁语)的地区比较少见。通常,他们会面无表情地看着你说出(自以为)地道的本地话,展现一种谜之优越。
(The Lonely Planet All-Stars)
这些青年手上无时无刻都有一本《孤独星球》(一本旅行指南类的圣经),且这本书通常被翻阅得非常破旧像是一件来自 1936 年的古董。事实上,他们可能上周在机场出发时才入手这本书用来行走江湖。
青旅常常会出现一两个自带光源令人一见钟情的青年,这类祸害人间青年微微一笑可以毁掉你一整天。
(“I’m The Kind Of Guy Who Knows The People Who Work At The Hostel”)
这种青年一般会打入内部圈子,比如直接称呼青旅老板为“张哥”而不是“老板”,晚上和工作人员共进晚餐,熟知浴室的方位,有时候还会顺手帮公共区域倒个垃圾。
(The Jaded European Who Doesn’t Want To Be Your Friend)
这可能是 TA 环游世界的第 83 站,这类青年通常有着很多故事,特别喜欢一个人呆着,装酷。
(The Obnoxiously Happy Couple)
看!为什么哪里都有穿着情侣装背着情侣包用着情侣手机壳还一直搞自拍的青年,请问你们想过房间另外两只单身汪的感受吗?
(The Guy Who’s Maybe Been Traveling A Little Too Long)
这类青年像扎根在了青旅一样,每天早上固定去旁边的小摊上来一份豆浆油条,熟稔地和附近的叔叔阿姨喝茶唠嗑。你可以跟这种青年谈天谈地谈人生,但是很要紧的一点是,千万别和他们谈工作。
怀着对青旅青年这一物种的好奇,我们采访了青旅工作人员刺猬作为补充,他表示常见的青旅标配青年还有:
“每隔一天说你好型”——这种青年工作比较特殊,上一天班休息一天,休息的那天就在店里,连续两三个月都这样;
“跨越千里来相见型”——由于定期出差,这类青年每周或者每月都会出现一次,一种新时代的集邮;
遇见过比较有趣的青旅青年有:
“你抽烟我就戴面具型”——有一位只要有人抽烟就立刻戴上工业级防毒面具的小伙子。当时所有人都在客厅看电影,他忽然带着面具一句话不说地出门了,非常可怕;
“默默苦读型”——还有一位除了入住的时候见过、其他时间基本没出现过的藏起来苦读青年,每三天店里都会收到他从当当网或者亚马逊买的书,据统计,此人一个月的阅读量在 20 本书左右,多为散文和杂文。
最后,我是“总有东西会忘记带走”型,你是哪一型?
西藏旅行实用信息
【西藏攻略】可可西里之行王牌攻略
【西藏攻略】骑行的小伙伴,怎么把你的自行车带上火车?
【西藏旅游进藏注意事项】物品准备/证件准备/健康准备/
【西藏攻略】西藏实用贴,超级实用喔!
【西藏边防证办理攻略】西藏哪些地方需要边防证/怎么办
【进藏穿衣攻略】去西藏怎么带衣服
【进藏药品准备攻略】抗高原反应药物及常用药品简介
【拉萨骑行攻略】拉萨骑行DIY
【藏语番外篇】教你说藏语(有罗马发音和汉语发音喔!)
游西藏不可不知的7大风俗与禁忌
【冬游阿里攻略】冬游阿里tpis/冬游阿里线路推荐
【进藏必看】西藏各地市旅游质监执法投诉受理电话
以拉萨为中心的骑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