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了 我的心野了
花开了 我的眼睛亮了
我想和白云坐在一起
我想和大地亲亲密密
我想像湖水一样湛蓝
我想像天空一样遥远
———牧师
每逢6月,新疆伊犁地区便迎来一年一度最美丽的时候。杏花谢了,苹果花败了,各类野花开始上阵。她们开遍山坡、开遍草原,将蓝天白云妆点得更加妖娆,将雪山映衬得更加明亮。伊犁地区依傍着绵延不绝的天山,各地均多高山、峡谷。草原、松柏随山势随处可见。红的、黄的、紫的野花一茬茬铺满起伏的山坡,形成最壮观的花景。再有转场、放牧的牧民,这美,又有了难以比拟的灵气。于是,每年初夏,人们遥望伊犁的眼睛都亮了。
今年,新疆的雨水出奇得多,山上的草像喝足了奶水的孩子,拼命地长,短暂的时间内就长成碧绿的绒毯,那绿中透着黄、透着新,透着欲罢不能的新鲜劲,透着晃眼间就如同梦幻一般的不真实……
于是,我们来了,迫不及待。
赛里木湖,一道湖线划出“天界”
去往伊犁,必然要去赛里木湖。这个一到春天就湖水湛蓝,四周雪山围绕、花开四海的高山湖泊,仿佛一面带着花围脖的镜子高高悬挂在北天山山脉海拔2071米的云端,在山与云,云与天之间划了一道湖线,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天界”。
没有多少人知道“天界”这个名字,只有到了那里,安静体会,才能窥之一二。
我们似乎来得有点早。伊犁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呢。天气像刚出生的婴儿,说晴就晴,说雨就雨。一路欢歌笑语蓝天白云,到了这便飘起了小雪粒,然后变成时而密集时而狂躁的小雨加大雨,在空气里播种渗入骨髓的寒气,在水面拉起飘渺的水雾,使得那沿着雪山的弧线一直向远方撇去的湖在灰蓝的云气里,清新水灵,比大太阳下孤单的蓝更加具有仙气。冷一点,但眼睛更加享受。
大路边的湖是“形容枯槁”的,水波荡漾,路面却是荒芜的,这样的水,没有灵气。越往里走,雪山润了,湖润了,湖边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黄色花朵,深入进去,那湖边的山坡下,忽然就出现了大片的野花。
远看,那花是小片的,远离湖面的。走近去,那花仿佛一个会开玩笑的女子,忽然就绽开了满面的笑容,她舒展着腰身,随便找一片大花地,就肆无忌惮地占领了一大片草场,埋没了你的脚踝。这时候看湖,一定要站到花海里,或者站到花的后方,矮下来,透过花去看湖。那湖,在遍野小黄花的掩映下,成为与天一样大的油蓝色背景,远处逶迤的天山山脉变成了黛青色的点缀,一切,都那么深远,静谧。
此次同行的有来自深圳和四川成都的7个好友,还有新疆的三位大哥。刚上车时还有些陌生感,到了这广天阔野的花丛中,大家瞬间被美景感染,拍景拍湖,相互拍着拍着就熟稔了,忍不住在这花地里又蹦又跳,第一把热情之火被点燃。
正热闹着,黑云快速从湖面压过来,我们背后,牧人们赶着一大帮牛马不知从哪个方向忽然出现,牛蹄马蹄沾着雨气,沿着牧道由远而近。牧道边,山脚下,野花更旺,黄的、淡紫的,既相互交融,又各自妖娆。
由东向西深入,野花逐渐开满路边和湖边。在湖的中部,一个巨大的地下空地内,当年拍摄土尔扈特东归电影时所建的房屋和城堡赫然挺立。土黄色的建筑在细雨中孤单地回忆着昔日的繁华。地面上,湖依然是那面湖,四季变换着不同的颜色,风霜雨雪,都慨然接受;花,每年都如期而至,从湖边一直开到沟壑边沿,温存地为它留下一抹探望。
湖的另一方,雨色烟霭中,山,或赭红或黛青,水墨一般……
折而向西的湖湾里,几声天鹅的叫声吸引着我们。湖岸如同沼泽一般的水域里,几十只天鹅在水面上自由嬉戏,它们三五一群,时而头颈相向,时而抬低头凝思,弯弯的长颈优雅成最美丽的弧线,画一般镶嵌在山与水之间青灰色的画布上……
几只渔船停泊在不远的岸边,几个渔民正在修补漫洒在岸边的渔网。仔细询问,才知道他们是常年在这里捕捞湖中的冷水鱼——高白鲑。一条高白鲑尺把长,一公斤多点,肉质细嫩肥美,在城里的酒店饭店,一斤要卖一百多块。这些人从山东等地来此打工,住在岸边不远的帐篷里,捕上三四个月的鱼,挣点钱,待湖面结冰之后,再回到家乡去。
一台红色大卡车静静伫立在岸边,那是收鱼人在等待收鱼。
湖边日出,海天之间推开金色的窗
沿湖一直向西,天色也逐渐黯淡。为了拍到第二天的赛湖日出,我们决定在湖西扎营。
真正天黑,是在夜晚11点左右,空气在冷风伴随下,凌冽刺骨,似乎能穿透裸露在外的耳朵和手。大家随即找出所有的厚衣服裹在身上。男人们搭帐篷,女人们收拾内帐,将防潮垫铺好,中间铺上户外垫,一个帐内大餐桌就布置好了。牧师等三位大哥点燃户外灶具,牧师炒鸡蛋,煮奶茶,甄大哥煮清茶,拌凉菜,加上沿路买的馕和他们带来的大盘鸡、瓜子、花生,加上10个人,一个8人大帐篷内满满当当的,炉火的温暖伴着茶水的热气氤氲弥漫。
我们7个人中,绝大多数没经历过这种天当被地当床,枕着花草听雨声的户外生活,既好奇又兴奋,席间牧师老师又讲笑话,又唱民间歌谣,笑得大家东倒西歪,直至夜里2点多,众人才铺床叠被,挤挤挨挨地酣然睡去。7人睡大帐,牧师等三人各睡一个登山帐。
凌晨四点多,同行文老师和将军醒来见月沉星明,一个翻身跳起来就抓起设备跑到外面拍起了星轨,我在帐中,只听风声寂寂。
6点多钟,在东方的微熹中,大家都起来了。眼见着天色逐渐发红,大家各自奔往自己心中的拍摄地。我和走神、缤纷、琳达爬到对面的山上,牧师等三人和文老师、将军去往天鹅栖息地拍晨光中的圣鸟。
晨光首先染红的是我们背后雪山的山顶,然后慢慢在东方天际,将青黑色的乌云一点点撕开。红色的霞光仿佛从海面升起的一股巨大力量,将乌云镶上红边并使劲朝天外推去,直到海与天之间被推开一扇金红色的天窗。用相机长焦拉近来看,天窗脚下,海的尽头,浅金色的山与海相互偎依着。那是人间与天堂的界线。
走下山坡回宿营地的路上,我隐隐约约听到湖面有天鹅的叫声。循着叫声而去,发现我们住宿地的前方湖面的水湾里有一眼泉,与泉相连的湖面水清至极,湖岸浅滩的大小石头清晰可见,远处的水草随波轻荡,湖水由淡蓝变为深蓝,仿佛一个隆起的穹镜,逐渐推向远方。
那深蓝的湖面上确实有两只天鹅,轻快地鸣叫着,时而在水中嬉戏,时而飞起。我一时兴起,循着它们的方向学起它们的叫声。天鹅刚开始还很犹豫,很快便和我唱和起来,越游越远。
蹲下身来,撩起清澈的湖水洗洗脸洗洗眼睛,眼神似乎也清亮起来。在这寂寥无人的岸边,心似乎也随着湖水微波荡漾,直到那拱起的穹隆,那天界的尽头,慢慢静下来。
湖水轻拍湖岸,脚下,晶莹透明的白色小花挂着霜争相盛开,柔黄的毛茛花随风摇曳。
阿克塔什,特克斯的后花园
离开赛里木湖,我们便一路奔向特克斯。
一般来到伊犁地区,人们首选是喀拉峻草原、那拉提草原等著名的旅游景点。牧师大哥坚持先上阿克塔什,说那里是特克斯的后花园,鲜为人知。
他们是当地的摄影人,自然有他们的道理。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到山里,风光越来越美,山也越来越绿。丰沛的雨水使得路两边的山头都披上了黄绿色的,清新的几乎失真的绒毯。那绿,茸茸的,细细的,仿佛婴儿细软的头发,让人的眼睛几乎都不敢碰触。绒毯下方,白色的小花绕着山脚肆意连成一片花海。
感叹着一路上行,雨也渐渐跟着下下来。待到山顶盘山路,大雨也随之倾盆而至。雨中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大家都望着泥泞路默不作声,只希望南大哥、老七、走神三位司机,能稳一点,再稳一点。
此时的温度只有4度左右,走到一座深山里,泥路两边的黄色野花逐渐多起来,看着在车轮两边被泥推溅的花朵,不知道它们是依靠怎样的意志,要在这样的寒冷中不管不顾地开遍山野。甄大哥、牧师老师和文老师、老七下车去泉眼取水,回来的时候兴奋得大喊着:取水的路上花都开疯了……
待我们到达一大片开阔的山顶,雨也停了。跳下车来,满坡的绿和黄色的山花迎面而来,绿衔着黄花,携带着淡紫,裹挟着草尖微微的黄,从脚下沿着起伏的山坡一直铺到远处的雪山脚下。远方,山色微蓝,顶盖白雪。
这绿也分层次的,近处的绿,干净水灵,山花摇曳其上,让人有说不尽的欣喜和爱怜。然后它们慢慢远离视野,随着山势变得深浅不一。雨后的阳光也调皮起来,不时在某一片山坡或山坳间洒下一片光,那绿便变成了耀眼的黄,几匹马或几头羊点缀其上,引得我们纷纷将镜头对准那一片光,不停按动快门。连绵的雪山、大到似乎没有边际的草原,开满山坡的山花,这就是新疆,是天山的馈赠吧。
首次见到这样开阔的美景,同行的几个家伙纷纷要求留影。阳光下,他们兴奋地摆出各种造型。不管如何摆,在美丽的大自然面前,丝毫不扭捏、不过分。那光也十分配合,不时在他们身上勾勒出各种光影,让镜头后的我们,不时拍手叫绝。
在山坡上拍够了,他们又跑到车上,让文老师用航拍飞机追拍他们开着车在开满山花的山顶和烂泥路中奔驰的场景。近处的蓝天白云,远处的层云,绿意盎然的草原,曲折湿润的山间小路,狂放奔跑的三辆小车,一切都自然而然,浑然天成。
另一片山顶上,一圈紫色的小花也许是因为气场的原因,自然形成一个花带,给山坡戴上一圈紫色的花环。他们在山顶拍云,我兀自在花环中留连。
这一夜,我们依旧在山中扎营。
第二天早晨6点,墨蓝色的天空刚刚泛出一片微红,晨光刚刚开启,我们便纷纷钻出帐篷,朝着昨天下午花坡对面的山坡冲去。草原睡了一夜,积蓄了太多的地气和湿气,草尖和花瓣上全是露水,围绕着草原的山边云雾缭绕。
在微光中等了一会,草色和山色渐渐明朗起来,低矮的、斜斜的阳光慢慢地来了。起初,它只是泛着微弱的红,在山坡的斜上方仿佛新嫁娘一般羞答答地半隐半露,然后不容商量,猛然就跃出山头,强劲的光线忽然就打亮了我们对面几道弯弯曲曲的山梁,山梁上,几匹马甩着尾巴,悠闲地吃着草。这油画一般明暗对比强烈的自然画面,引得我们禁不住欢呼起来,调转镜头,丝毫不犹豫,咔嚓咔嚓,快速按动快门,只要一迟疑,那光就变了,再一迟疑,那光就跑了。
如此反复几次,太阳终于摆脱了试图遮盖它的乌云,变成了亮亮的大白光,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收起机器。
山梁下方,几丛暗绿色的松柏将柔嫩舒展的草原自然分成几个画面,砖红色的花石头随意点缀其间,这样的画面,每一个都优美动人。
下午3点多,黑云密集间,雨再次哗啦啦落下来。正望着帐篷外发呆,牧师忽然叫道:对面山上下雪了!钻出帐篷遥望,对面山上,已经雪白一片。
雨势稍停之后,我钻出帐篷,往下雪的雪山方向走去。走下帐篷前的两个小山坡,蓦然发现这坡下的缓坡上,密密麻麻开满黄色的野花,比昨日和早晨看到的野花密集无数倍,在雨中,在羊群与马走出的牧道的泥巴间,肆意疯长着,沿着山势,一直延伸到远方一朵含着远山的白云下。丝毫不犹豫,我举起相机,拍下每一个让我激动的花道、花坡、花海……
离开那一天,甄大哥就着后车窗的尘土,画上一个小脚印,郑重的写下:世界那么大,我要去拍花。
大花坡,花儿也能随坡流淌
你见过各种花儿有序开放的自然花海吗?
你见过遗世孤立,独自在大戈壁滩上泼墨作画的花海吗?
它就在特克斯到穷库什台的路上。初看,它几乎与路面齐平。我们起初只是被平坦葱绿,整整齐齐一直与远处雪山交界的麦田吸引,跳下车来想拍。可一转头,却发现这端前所未有的绮丽景象——近处坡下,一大片白色、黄色、紫色交揉的大花地,看似毫无章法,走下去,发现花儿们好像约好了似的,整个花地仿佛一只眼睛,路沿是上眼皮,花地的另一边是下眼皮。下眼皮从路的起始处慢慢画到我们脚下,再从脚下渐渐收敛,在我们视线的远方收住,画下眼角的最后一笔。花地的下方、左邻右舍是此起彼伏的绿色、白色、黄色或者各色杂糅的色块,色块中,花儿们自觉长出整齐的线条,随坡流淌……
如此美景怎能错过?从穷库什台出来后,我们便一头扎进这隐秘的大花地。
万物均不能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表面现象,一定要深入,方可见真实。
大花地就是这样。
从路沿下到花地底部,是一大片几乎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大大小小山岭随意起伏的沃土。山岭低处,牧民们随地势种了些麦子,绿油油的麦子已经长到了小腿高。麦地两边,随意生长着成片的野花。麦子与花一起深入到山岭深处,在某一个小山包的拐角处拐个弯,为山脚画上一抹绿或黄之后,就将画笔交给了山包上的草或花。山包上,要么是葱绿的野草,要么是迎着太阳生长的白色、黄色花朵,要么横成一溜,要么竖成一排,绝不乱长。只偶尔有些不同类的小野花,会三五一簇点缀其间,但那色彩搭配,或浓烈或耐看,绝对是配色高手。走着、看着,不禁要为这奇妙大自然一次次喝彩。
在花地深处的一个大洼地前,我和牧师不约而同停住了脚步。这是一个奇妙的谷地,我们面前是一片狭长的绿色麦地,对面是左小右大,右高左矮两个山坡,山坡间是一个上坡的峡谷,那绿色的麦子就顺着上坡的峡谷扭成一个大S形,泼墨一般泼上去。与它比邻的山坡左坡上覆盖着绒绒的淡紫色小花,右坡山脚仿佛动物的几只脚丫伸进那绿色的流波里,脚趾上是黄色的野花。黄色、紫色、绿色构成的几何色块,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不断变化着,美丽而又神秘。我们只管构图、按快门,全然不顾骄阳似火。
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次来到这里。此时,除了色彩,光与影、明与暗交替上演,所见又与昨日完全不同。
爬上高坡,另一面的山下,麦子仿佛新疆乐器热瓦普的琴弦,集中在琴腔处画出一圈一圈的椭圆,再分别从两边长长的延展出去,在远处的山脚锁住。两边的山,是坐听音乐的牧民吧。
正想着,甄大哥从远处的牧民那弄来一匹马,呼叫着打马而来。也许他是见我和牧师老师在此流连时间过长,广天阔地间会感觉百无聊赖,专门弄一处人造风景。殊不知,我们早已“醉”了。
线路
乌鲁木齐—赛里木湖—特可斯县—巩留—阿克塔什—阔可苏大峡谷—琼库什台、喀拉峻草原—库尔德宁—恰西—新源、那拉提草原—洪加力达阪—巴音布鲁克—独库公路—八音沟大峡谷—台魔鬼城
TIPS:
一、线路分三大区域:
1、北天山花海:主要包括赛里木湖、特克斯山区沿线、喀拉峻草原等。每年5月底6月初山花开放。赛里木湖湖岸目前没有住宿,住宿要去附近的温泉县等村落居住。适合自驾扎帐篷露营。
2、新源红花:天山红花也叫野罂粟,每年5月中或5月底开放,花期约一周,主要在新源县木斯乡一带,6月初在伊犁霍城县一带,每年雨水不同,花繁盛不同,或者有的年份开花有的年份花朵稀疏。2015年春季雨水充沛,天山红花花开遍野,是近十年来开得最好的一次。我们稍微晚了几天,只见到了零星的花朵。
新源县城经济发达,物资丰富、经济实惠且具有原汁原味、别处买不到的特点,因此在这一带旅游可以选择住县城或者县城下的村落,方便,安全。适合自驾或从乌鲁木齐乘长途车前往,也可包车环游。
3、西天山高山草原风景:主要集中在恰西、库尔德宁、那拉提草原一带。雪山、杉树林、草原,哈萨克毡房,是典型的天山风光,每年6月初-7月是风光最美的季节。
4、巴音布鲁克草原及著名的九曲十八弯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采,季节不同,落日照耀九曲十八弯的方向就略有不同。八音镇旅游资源丰富,吃住都非常方便。
5、八音沟大峡谷位于独山子、奎屯附近,属于戈壁区,附近住宿、餐饮均不方便。适合自驾、包车前往,当天往返。此地偏远隐蔽,建议带当地导游。
6、奇台魔鬼城往来乌鲁木齐、奇台均可当天往返。地处戈壁滩深处,无住宿、餐饮,一切均需自备。适合自驾或包车前往。建议跟团或者带当地导游,否则进入魔鬼城时容易迷路。不建议露营。
本线路也适合全程自驾前往,也可在当地租车自驾,全程约需11-15天。
西藏旅行实用信息
【西藏攻略】可可西里之行王牌攻略
【西藏攻略】骑行的小伙伴,怎么把你的自行车带上火车?
【西藏旅游进藏注意事项】物品准备/证件准备/健康准备/
【西藏攻略】西藏实用贴,超级实用喔!
【西藏边防证办理攻略】西藏哪些地方需要边防证/怎么办
【进藏穿衣攻略】去西藏怎么带衣服
【进藏药品准备攻略】抗高原反应药物及常用药品简介
【拉萨骑行攻略】拉萨骑行DIY
【藏语番外篇】教你说藏语(有罗马发音和汉语发音喔!)
游西藏不可不知的7大风俗与禁忌
【冬游阿里攻略】冬游阿里tpis/冬游阿里线路推荐
【进藏必看】西藏各地市旅游质监执法投诉受理电话
以拉萨为中心的骑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