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一般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草木则很难成长,青朴周围同样海拔的山峦大多黄土荒山,山顶上还留有积雪。但青朴所在的山沟却溪水潺潺,野花遍开,草木茂盛,鸟类繁多,一派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景象,宛然置身于“山上的江南”,别有一番天地。
出自:《西藏旅游》杂志社2015年07月刊作者:文/余风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位于陕西的终南山,是内地最著名的修道圣地,自古以来就是隐士的天堂。千百年来在终南山修行过的人难以计数,姜子牙、张良、李白、王维、孟浩然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且终南山至今仍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据说现在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
无独有偶,在西藏也有一座著名的修行圣地,那就是位于山南地区的藏传佛教最神圣的青朴修行地。
青朴修行地所在的山腰三面环山,状如一把太师椅,而向山下放眼望去,视野非常开阔,世界上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匍匐在脚下。
青朴沟四周更是溪水潺潺,草木繁盛,这般气象,即使以汉文化中神秘的风水来衡量,也是西藏难得的宝地。这里最早因藏传佛教创始人莲花生大士、印度僧人寂护、大译师百若扎那等吐蕃时期的著名高僧最先在此修行。据说,在青朴修行,念一遍六字真言,胜过别处念百遍,在青朴修行一天,功德胜过在别处修行一年。因此吸引了无数藏传佛教信徒来此修行,此后但凡知名的高僧大师也大多修行于此地,连吐蕃王朝第三十七代赞普、中兴之主赤松德赞也按纳不住向往之情,离开拉萨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来到这里修行,希望能以虔诚礼佛,换来王朝的永固和深厚的福报。
相传,历史上这里曾有108座修行洞,修行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得道高僧。内地曾有名言:天下名山僧占多。看来西藏也不例外,能被这些在藏传佛教中神灵级的大师们选中并长驻修行的地方,自然想不神圣也难,只不知到底是僧因山名,还是山因僧灵啦!
温杂拉康:僧尼共寺
车子穿过山门,开到了柏油路的尽头,下午三时许,停在山腰的停车场,从这里开始就必须步行上山啦。迎面出现了一座规范较大的寺庙,里面既有喇嘛在诵经,又看见几位尼姑在水池前洗衣物。据说这座叫“温杂拉康”的寺庙最早是由喇嘛丹增和尼姑德钦主持的,他们来自青海,双双出家,四处云游,最终选择了青朴作为终身归宿。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努力,终于建成了现在这所寺庙。 喇嘛丹增和阿尼德钦成为青朴山上密修伴侣,他俩按自己的方式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这正应了佛经上的一句话:“佛本无限制,要在打开心门、自然解脱。”上山唯一的道路是从寺庙中间的一扇小门穿过的,看起来,这座寺庙才像是青朴修行地真正的护法山门。因为此行主要是为了探寻山上的青朴修行地,因此对这个名不见经传但又僧尼同住引人好奇的寺庙并没有怎么留意。
略加停留后,便径直拾阶而上,穿过小门,直奔青朴修行地。
从山腰向山上看,只见草木葱郁的山沟中隐隐约约有许多小屋若隐若现,看上去似乎并不遥远,但走起来却让我们吃了一惊。山上也陆续有朝圣者和旅游者下来,多半是藏族人
。问上山还有多远,说是不远的,走差不多两个小时就能到啦。我听了倒吸一口冷气,走两个小时,他们居然还说不远,对我们来自内地的汉族人来说,能到这4000多米高海拔的地方已是不易,如再爬两个小时的山,无论如何也会让人闻之色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