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2017-08-22 304

千百年前的西藏,究竟是什么样子?热情乐观的藏民族是从哪里走来的?带着这些疑问与好奇,我走进了山南。当我真正走近,看到西藏第一座宫殿直冲云霄般的威严;第一块农田里悄悄生长的青稞;第一座佛堂里,僧人正隔着相框擦拭那幅珍珠唐卡……那些过往的历史,便活生生地兀立在眼前,这篇丰饶的藏南谷地就是孕育西藏的源头,是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

来源:《西藏旅游》杂志2017年4月刊
作者:文/陈利  五瓣花 图/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山巅之上雪白的墙、赭红的门窗、金黄的佛顶、五彩的经幡,西藏最早的宫殿——雍布拉康静静地高耸着,在晨曦中绝世而独立。”

山巅之上
雍布拉康遗世独立

4月的西藏,乍暖还寒。天刚蒙蒙亮,我从山南市乃东区出发,行大约五公里左右,来到扎西次日山脚下往山顶看了看,山巅之上雪白的墙、赭红的门窗、金黄的佛顶、五彩的经幡,西藏最早的宫殿——雍布拉康静静地高耸着,在晨曦中绝世而独立。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初升的太阳将第一缕光线投射到雍布拉康的金顶上,四围的土地也渲染成了一片灿烂的黄色。游客渐次到来,他们可以选择骑马也可以步行上山。雍布拉康海拔3700米,山道曲折陡峭,这对很多游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如果站在远处望雍布拉康所在的山岗,恰似母鹿往后伸出的一条腿,而宫殿就建在这条“腿”的关节处,这就是雍布拉康的名字来源。“雍布”意为母鹿,“拉康”意为神殿。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公元前二世纪,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为了防止其他部落的侵犯和野牦牛群的冲击,修建了这座宫殿,雍布拉康由此成为王权的象征。从聂赤赞普以后,雍布拉康一直作为历代赞普的王宫,到28代赞普拉脱脱聂赞时,有一日突然天降“神物”于雍布拉康的顶上,内有经书、法器和咒语若干,虽然谁也不识这些东西,但必是上天的恩赐,拉脱脱聂赞将之供奉起来,由此活到了120岁。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这个传说的经书中,就有西藏的第一部佛经《百拜忏悔经》。虽然据考证第一部经书实为一个叫罗桑措的僧人从印度带来,但无可争辩的是,雍布拉康见证了佛教传入西藏的开端。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时光流到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七月的某一天,一位身着华服、明艳照人的汉朝公主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她立于山巅,万物匍匐于脚下,她的目光深不见底,仿佛穿越千山万水,到达她的故乡——长安。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站在她的身旁,从她的目光中读懂了思念。松赞干布当时已经将王都迁往拉萨,但每年的夏天,他总带着文成公主来此居住,在这里洒下他们流芳百世的爱情。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文成公主为山南带来了种子、盐巴、茶叶,教会了山南人纺织、木工等技术。松赞干布派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将宫殿里的神秘经书翻译为藏文,在原来宫殿的两边修建了佛殿,开始扶持佛教的发展。随着公元九世纪后吐蕃王朝的解体,更多高僧大德到雍布拉康修行。五世达赖时在碉楼式建筑上加修了四角攒尖式金顶,并将其改为黄教寺院。

从宫殿到佛殿
王者气象不减当年

雍布拉康完成了从宫殿到佛殿的演变,每一个扎西次日山下的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它的传奇。我听着赶马人一边走一边讲解他所了解的藏文化,不知不觉中已行到山顶,从山脚登上堡顶,不过20分钟的脚程,经历的却是一段久远的西藏历史。
这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建筑,分为前部的殿堂、后部的方形高层碉堡望楼、以及僧房和附属建筑三部分。宫体用巨大的山石垒就,三面临崖,一面背山,瘦削冷峻,峭立高耸,易守难攻,虽然历经沧桑,王者气象不减当年。这座外表普通、形似碉堡的多层建筑,在藏族同胞们的心中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也是山南“圣藏之根”旅游形象的标志性建筑。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走进一层正殿,这里供奉着三位尊神,左为聂赤赞普,右为松赞干布,中间是释加牟尼,藏传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及两位大弟子,在左侧神龛内陪坐。第二层是漂亮精致的经堂,主供观音和释迦牟尼。第三层有五世达赖时所加的金顶。宫殿的墙壁上描绘了西藏的第一位藏王、第一座宫殿、第一块耕地的历史故事,栩栩如生的壁画,缓缓展开一段流淌千年的历史。酥油的香气在殿内氤氲缭绕,身着红衣的喇嘛,神情庄重,离世出尘。在历史的浸噬下,在这座古老的宫殿里,我仿佛仍能触摸到文成公主的衣袂飘飘,听到聂赤赞普发威施令的声音在大殿中激荡。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站在宫殿外面眺望,雅砻河谷腹地开阔平坦,原野上纤陌纵横,青稞田像一块绿色的绒毯,四处蔓延,有勤劳的藏族人散布在田野间,粗犷的歌声在山谷里回荡,唱的也许正是那首《梦中的雍布拉康》。抬头仰望,云朵自由地散漫在蓝色的天幕上。白云苍狗,世事变迁,唯有雍布拉康,以恒定的姿态,傲然立于苍茫的天地之间,任岁月变换,坚韧如常。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第一块农田
酿出的青稞酒美味甘甜

沿着盘旋的马道下山,雅砻河谷的壮美景致尽收眼底。在山的西北边,紧靠公路有一块梯形的田地,一头竖着一块碑,便是西藏的第一块农田索当。
山南自古以来被视为藏文化的发祥地。400万年前,藏族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这块面积约2亩的田地,已经有大约2100年的历史了,土地肥沃丰美,经历了高原上的沧桑岁月,依然还保持着稳定的产量。许多年前,这块土地产出的青稞,从来都是专供藏王的尊享。而如今,它的主人是我眼前这位名叫旺堆杰布的普通农民。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由于藏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仅有1300多年,故以前的历史多靠口头传说来补充。 公元前237年,雅砻河谷的牧羊人在山上发现一个陌生人,问他从何处来,因语言不通,他手指天上,人们认为是从天上来,就把他扛在肩上,拥为部落首领,取名“聂赤赞普”,即“肩扛王”,并在雍布山上为这个吐蕃的第一代赞普(藏王)修了雍布拉康。 为了供奉这位藏王,人们在雍布拉康南侧开垦了“西藏第一块农田”种植谷物。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现在这块地每年产600多公斤的青稞,在今天依然算是很高的产量。随着农耕方式的改变,和农作物品种的引进,高原上的村民们已经采用了机械化耕作,但旺堆杰布仍然坚持用传统的方式耕作这块神圣的土地,并且依然坚持只种植青稞。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每年,这块农田脚下要举行热闹的开耕仪式,开耕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物产丰茂。在象征性的下了第一犁,洒下第一把种子之后,也就完成了这样神圣的仪式。围观的农民中,不时有人下到田地里,虔诚地捧起一两块土,用早已准备好的洁净的布揣回家,再撒在自家的田地里。朴实的藏族人笃信有了“第一块农田”的庇佑,将会带来美好的丰收。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来到雍布拉康的信徒和游客,往往也会带回一小包 “西藏第一块农田”产出的青稞。来农田参观的人很多,甚至有中国香港、美国、尼泊尔的专家来考察。对每个参观者,旺堆杰布都会不厌其烦地问答参观者的问题,津津乐道这块农田的历史传说。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也许是雍布拉康的眷佑,旺堆杰布用这块土地上种的青稞,酿酒出的青稞酒,也驰名西藏。高兴之余,他也会热情地邀请参观者一同回家,来上碗淡黄味甘的美酒。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每天清晨,昌珠寺的僧人除了每天的早课外,例行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用一块干净的抹布,隔着像框去轻抹那幅已跨越十四个世纪的珍珠唐卡画像,它是昌珠寺的镇寺之宝。”

昌珠寺
跨越十四个世纪的过往

从雍布拉康到昌珠寺只有不到7公里的路程,这座始建于公元641年寺庙,比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还早121年,可是因为初建时寺里没有僧人,所以只能将其称作佛堂。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据史书记载,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蕃藏王松赞干布在山南和拉萨等地先后修建了大昭寺等十二座佛殿,而昌珠寺便是其中的第一座,第一佛堂便由此而来。
曾经那位叫李雪雁的女子,沿着雅砻河从拉萨来到昌珠,也许没有人记得她真实的名字,但大家都知道有位文成公主经远嫁吐蕃,藏族群众亲切地唤她“阿佳甲萨”(汉地姑娘的意思)。当年,昌珠寺曾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冬宫,她曾陪伴松赞干布回山南故里过冬。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1300多年后,我又沿着同一条路,走进昌珠寺,试图寻找与她有关的那段岁月。
眼前的昌珠寺,庙宇建筑并不宏大,也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原来只有六门六柱的大小,也就不过是由六根柱子和六间不大的殿堂组成,从公元十七世纪才逐渐扩建到现在的4667平方米。在历经历史上不断扩建和修缮之后,这座古老的寺庙依然散发出一丝丝寂廖的味道。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这所在西藏当地无人不知的寺庙,只有门廊上方悬挂的一口醒目的铜钟,让它看起来有些与众不同。铜钟在我国汉族地区的寺院处处可见,但在藏传佛教寺庙却是凤毛麟角。在西藏的寺庙,铜钟只有两口,一口在桑耶寺,另一口就在昌珠寺,而且都是赤松德赞的妃子没卢氏.甲巨赞聘请汉族僧人监铸奉献给寺庙的。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珍珠唐卡和灶台
文成公主的故事并未走远

寺内的格局与大昭寺相仿,门前依然有少许的信众在原地磕着等身长头,寺院里的长明酥油灯,寄存着无数人的祈愿,在默默地散发着微微的光芒。
寺里来的大多是藏族信徒,每个人都会专门来到二层这间不大的殿堂,顶礼膜拜。这里,供奉着密宗大师莲花生的石像。旁边一排栏杆挡住视线,透过围栏仔细端详那幅镶在镜框里的唐卡,它默默地注视着外面的一切,千百年如是。
这就是传说中的珍宝——珍珠唐卡,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还是难掩其光芒,依然美得如此夺目,那么耀眼。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元末明初的西藏帕莫竹巴王朝时期,当时西藏的统治者是乃东王,他的妃子虔诚信佛。晚年,乃东王妃用平生积蓄的珍珠玛瑙,编织成这幅“观音菩萨憩息图”。观音体态悠闲,面带微笑,全身上下由29000多颗珍珠连缀而成,凤冠用金线织绣,上面镶嵌着红蓝宝石。整幅唐卡长2米,宽1.2米,价值连城。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向寺里的堪布坚才培德打听,为何这幅历经十四个世纪的唐卡,却能如此完好无损地供奉在这里?坚才培德说:“其实在以前这幅珍珠唐卡一年才拿出来让信众们朝拜一次,平时都把卷起来收藏。不过因为这幅唐卡已经有很多年头了,所以老是这样碰它的话,无论是织锦还是珍珠都有可能被损坏。要是一颗珍珠掉了的话,其他的也会跟着脱落。所以就做了这样的一个镜框,把它供起来,并在唐卡中间放一些防驻虫的藏药,这样才得以保存完好。”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其实这幅价值连城的唐卡在历史的洪流中也险些不复存在。据说这幅珍珠唐卡原本供奉于乃东王府后山的孜措巴寺。后来,孜措巴寺毁于战乱,珍珠唐卡流落民间,几经辗转,被昌珠寺收藏,才奉为镇寺之宝。
珍珠唐卡的附近,有一根柱子,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旧物。发夹,手表,佛珠,护身符……坚才培德说:“这些都是信徒身上长期携带的物品,如果家里有人生病了,家人就会把病者身上经常佩戴的一些东西取下来,放置在寺庙里,接受神灵的加持。”的确如此,藏族同胞认为,供奉神灵的佛堂是神圣之地。身上的旧物放置在这里,自己也会获得神灵的保佑。他们对神灵的信仰,如同把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给神灵保管一样。

在这里,同时还供奉着另外两件宝贝:一件是文成公主亲手绣制的释迦牟尼唐卡,另一件就是文成公主曾用过的双孔“老虎灶”和一个古旧的棕色陶盆。
经过那里时,正好有位妈妈带着一位女孩在摸那口灶,小手伸进黑黑的灶台里,不知可以摸索到些什么。据说,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摸一下锅灶,就能做出可口的饭菜。也许小女孩也跟着妈妈报着如此的心愿,想成为那样一个能干的女子吧。看着那口被摸得发亮的锅,让人忍不住遥想当年文成公主,曾在这里做过什么样的美食,与松赞干布分享呢?

时光荏苒,红尘滚滚,历史虽已化作烟尘,但雅砻河谷的壮美景色依旧,转动了千年的经筒依旧,行走了千年的脚步依旧,积淀了千年的信仰依旧,昌珠寺的福泽也依旧。
探寻西藏文化起源,山南是一定不可错过之地。这里曾经上演过吐蕃王朝风云,吐蕃之后,萨迦王朝、帕竹王朝更迭而起,雅砻河谷里诞生过的三大王朝,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繁华与辉煌,那些光辉岁月的流金,在如今的修旧如旧的王宫建筑中纷纷呈现出过去的影子。

不管是面对那些依然有人朝圣的寺庙,还是少有人问津的断壁残垣宫殿,我们这样的旅人,都觉得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神秘而有趣。在渐行渐远的归程中,脑子里循环往复的仍然是过往的历史和古旧的文化,那第一部佛经被人吟诵的声音,第一部藏戏被人演绎的唱腔,久久在耳畔回响……

Tips:

1、在今天的西藏到处可以看见经书、经幡并佐以各种版本的传说故事 ,俨然可以组合成为一部浓浓的信仰文化史。作为藏传佛教的外在体现——西藏的经书文化,更是在藏族同胞们的生活之中无处不在。西藏的第一部佛经《百拜忏悔经》传说也是在吐蕃王朝时产生。
2、第一部藏戏的起源地在山南琼结,宾顿巴是藏戏最早的一个剧团。这起源于距今600多年,比京剧还早400多年的藏戏,堪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西藏旅行实用信息
【西藏攻略】可可西里之行王牌攻略
【西藏攻略】骑行的小伙伴,怎么把你的自行车带上火车?
【西藏旅游进藏注意事项】物品准备/证件准备/健康准备/
【西藏攻略】西藏实用贴,超级实用喔!
【西藏边防证办理攻略】西藏哪些地方需要边防证/怎么办
【进藏穿衣攻略】去西藏怎么带衣服
【进藏药品准备攻略】抗高原反应药物及常用药品简介
【拉萨骑行攻略】拉萨骑行DIY
【藏语番外篇】教你说藏语(有罗马发音和汉语发音喔!)
游西藏不可不知的7大风俗与禁忌
【冬游阿里攻略】冬游阿里tpis/冬游阿里线路推荐
【进藏必看】西藏各地市旅游质监执法投诉受理电话
以拉萨为中心的骑行攻略

本站在建设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若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日内删除。

玩转西藏 游记攻略 【西藏游记】山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西藏游记,西藏户外,西藏故事,西藏百科,西藏攻略 https://www.51wzxz.com/13356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