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友“大三”在冬季小五台。
每一个喜欢户外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户外生涯。登山并不一定是惊险离奇的冒险,而是生活之中的乐趣。
我们希望记录下这些故事,让登山成为一件更贴近生活的事,让每一个希望走向山野的人,都能有迹可循。
山友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平时也都生活在我们身边。一个人究竟为什么去登山,登山又带来了什么?
山友“大三”的户外生涯,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大三热爱摄影,常把镜头对准户外风光。
大三是新疆人,从小在伊犁长大。小时候住得离山近,家里后边的小土山是他登山的启蒙之地。
“从小逃课爬山、下河捞鱼、爬树抓鸟,童年过得还是很快乐。喜欢去山里撒野,原因也许是从小就喜欢逃课和邻居家的小屁孩上山放羊。”
2012年,大三来到北京工作,从事酒店设计。平时工作忙,他只能挤时间爬山。有时周六白天忙工作,晚上离开北京,凌晨到达营地。小睡一会儿,他会四点半起来拍日出,中午做个饭,下山返城。回来继续加班。
“每周夜爬,缓解下精神压力。”
即便夜爬很累,大三也会为一个镜头守候很久。
北京周边的线路大三都已差不多走遍,他会做一手好菜,还喜欢给大家摄影、放电影,总能带动营地气氛。
“在户外,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出去炒几个菜,研究下美食,都很有乐趣。哪一天在户外拍到一张好照片,也会兴奋好久。”
醉美晨曦,大三2013年摄于大五台。
大三的周末几乎都在山里露营,不过,这种生活方法并非一蹴而就。早在十余年前的校园时光,大三就已与户外结缘。
校园时期:与户外结缘
“大三”这个名字本身,便是来源于大学时期。
“2005年,我上大学三年级时,参加杨春风组织的博格达活动,就被大家叫做大三了。”
2005年,大三在博格达的集体照。
湖边的帐篷——大学时期,大三在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读设计。2001年,大三和同学前往新疆赛里木湖边游玩,看到一个老外在湖边扎营。那是他第一次看见户外装备,顿时有了兴趣。
“第一次见帐篷,我就被吸引了,感觉特别好。”
他尝试着和老外交流,老外说了一大通,他只听懂了“防水”这个词。这次经历就像是播下一颗种子,通过打听,大三在乌鲁木齐的一家户外店买到了第一顶帐篷。
“第一顶帐篷在宿舍里扎了一个月,大家轮流睡。”
大学时代的大三。
初次体验——有了装备,大三筹划起第一次户外之旅。抱着拍点好片子的目的,大三和一名摄影班的同学去了索尔巴斯陶山区徒步,谈起这次经历,他记忆犹新:
“我带着一个军包,抓绒睡袋,户外店买的帐篷,军包把我的腰磨了个大泡。我同学背着被子褥子,每天晚上吸潮以后被子就变得特别重,早上起来只能等被子晒干了再继续出发。”
户外初体验后,大三一发不可收拾。
我的大学周末基本都是在山里度过的。周五披星上山,周日踏月回家。
大学时代,大三一有空就往山里跑。
鲜肉领队——从2003年起,大三课余时间在户外店找到一份工作,这份工作也加剧了他“入坑”的过程。
“第一次见到户外店的包,感觉是世界上最好的包了。当时去户外店上班,主要是出去玩不用花钱,当领队还能挣点钱,买装备还便宜。在大学时能找到结合自己兴趣的工作,蛮好的。”
平日在户外店上班,周末带队爬山,他很快走遍了乌鲁木齐周边几乎所有的路线。
“户外店的工作就是卖货,周末带队走线,活动带动销售。每周都组织露营。有的线路一年走七八回。”
2003年,大三在哈熊沟。
夏特之路——2005年,大三在陕西卫视上看到一期关于“夏特古道”的节目,被夏特的风光深深吸引。在2005年,夏特还是一条小众的线路,大三决定和朋友们一起去试试。
“当时夏特去的人特别少,我们去之前特别紧张,有一种去了就回不来的感觉。”
2005年,大三和队友在夏特古道。
夏特是大三早期户外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一次长线:
“我和砾石的无道黑、小波都背了30多公斤东西,我的包里有一大包定做的囊,每天徒步十个小时以上。”
夏特徒步的八天里,大三和队友每天都吃囊,加上酸豆角蒸米饭。走到后半程,已经毫无胃口。有一次,他们遇到一支物资充裕的队伍,眼巴巴地看着人家在河边洗着青菜。
“我们就去捡河里的烂菜叶,终于吃上了蔬菜。”
2005年大三参与夏特徒步照片,同行山友拍摄。
回忆起2005年夏特的岁月,大三仍然记得那些艰苦中的乐趣:
“每天下午六七点扎营,我们就挖个坑套个塑料袋用热水泡脚,特别舒服。几个人泡完水就成黑色了。”
夏特回来之后,大三的户外生涯也更为专业。他更换了更多的装备,也开始走更多的长线。三次攀登天格尔峰、四次穿越博格达、参加新疆登山协会组织的冬季塔克尔巴斯雪山培训课程,大学还没毕业,他的足迹已经遍布新疆。
户外的缘——在校园之外,大三是户外店的鲜肉领队;在校园之中,他也是“户外名人”。
“我大学每天保持跑步,每天早上跑三四公里,一顿可以吃两个拌面,一笼包子。有一次和同学吃饭,他打了两个包子,我打了九个包子,他问我在等谁,我说每天都吃这么多个。”
大三是校园里的环保协会社长,经常组织同学们一起户外。学校不让搞登山徒步的活动,他也有对策。在招募广告上,就把活动取名为“水库露营观鸟”,或者“公益徒步”,为此经常被校领导叫去谈话。
大学时代,带着同学一起露营。
学校难以阻挡同学们参加户外的热情,每次大三的活动招募一出,报名者络绎不绝。看到大三在户外拍的美景照片,报名的女生更是摩肩接踵。
问到在学校组织户外活动最大的收获,他笑呵呵地说:
“2004年,组织活动时认识了小刺,我看这女孩很不错,不光长得漂亮人还很善良。小刺当时在给学校两个维族小朋友补课当家教,但都不要任何费用,我想这年头这么善良的女孩哪里找啊,所以后来就在了一起。”
大三与小刺2004年在户外活动中相识。
2010年,他们结婚了。
不过,即便是如今的老婆大人,当年参加大三组织的户外活动也不敢迟到。大三组织的每次活动都严格要求,谁也不许迟到。
“一分钟也不等。直到今天,我上十年班都没迟到过。”
工作之后:户外融入生活
2006年,大三大学毕业了。在毕业时,他面临着选择,是投身户外行业,还是找一份专业对口的设计师工作。
“上大学时,在户外店做了四年兼职领队,一年露营加起来四十多天。毕业后,奔着爱好不能当工作来干的原则,还是选择了另一种人生。”
毕业后,大三先是在本地的设计研究院工作,工作虽悠闲,却让他觉得很没意思。2007年,他去了深圳闯荡,后来又来到北京。
工作之后,大三并没有放弃户外。
虽然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之间来往,大三对户外的热爱却如影随形。
远赴深圳——2007年7月,大三来到了深圳。他并没有海投简历,在新疆户外时拍摄的照片成为了第一份工作的敲门砖:
公司里基本所有的同事都来看照片,南方人基本都没见过雪山,设计总监一听我是新疆来的,问我家离布达拉宫是不是特别近,财务艳姐听说我家是伊犁的,说我们那的伊利牛奶特别好,面试完后让我回家等通知。当天我就去上班了。
离开了新疆,户外并不能像大学时期那样频繁。虽然工作特别忙,但大三并没有放弃户外。
在深圳的时光,大三户外以海岛露营为主。
一开始,大三在本地的论坛约伴出去露营,在经历了第一次海岛露营之后,他渐渐发现,户外是一件不分地域的活动,虽然远离了新疆的雪山冰川,在南方的海岛,同样可以享受露营。和在新疆一样,深圳周边的路线很快被他走遍。
去了几次海岛后,大三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同事们,大家也都想体验户外露营。
大三很热心,带着公司同事们去汕头汕尾,海边露营。去小辣甲岛,赤洲岛等荒岛露营。露营时,他带队拍照,做饭聚餐,户外让他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光。
海岛露营。
前往北京——2012年,大三前往北京工作。远离老婆孩子、人生地不熟、工作压力大,从大海边的深圳来到雾霾围城的北京,大三仍然保持着乐观,他在朋友圈写道:
“在一个城市,要慢慢的适应这里的生活,这里的一切。喜欢不喜欢,你都在这里,学着慢慢喜欢这座城市,适应并融入她。
算来在乌鲁木齐生活了六年,深圳生活了六年,接下来的北京又怎么样呢?期待春天了,组织公司的兄弟们都多出去走走。”
2015年,大三摄于海坨扎营。
2016年,大三摄于小五台。
北京翻开了大三户外生涯新的一页。在北京,大三通过户外俱乐部认识了新的朋友,又和朋友们一起走遍了北京周边的山野。大小五台、海坨、北灵、后河、涞源……这些年都经常光顾。在公司,登山和摄影两大爱好,也让他成为了户外活动的组织者。
2013年,与同事朋友在大五台。
山之魅影。
在北京的日子,工作更忙了,假期也少了。大三试图在户外和工作间找到平衡。他已经很久没走过长线,但即便是一周一天的露营,也能给疲倦的生活放个假。他说:
“不想做的事可以找千个理由,想做的事却不需要任何借口。户外生活也许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也能带来对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期望。”
2014年,小五台冬季扎营。
户外的意义
大三与户外已经结缘十余年,他曾经笑着总结自己的户外生涯:
“纵情山水十五年,别人变瘦我变宽。”
大三坦言现在胖了,但是依然喜欢户外。
谈起这么多年为何对户外热情不减,大三引用了山友“老沈”的话:
“以前遇到的山友老沈曾经总结:户外就是强身健体,治病疗伤。治身体之伤,疗情感之伤。这也是我的户外座右铭。”
大三对户外的热情并没有随着时间衰减。
每次下山一有信号,大三都会给家里打电话,给老婆孩子报个平安。大三说自己很幸运,户外最难处理的就是家庭,但媳妇儿支持玩儿户外。孩子今年快4岁了,来北京看他,他也会带孩子去体验露营。
“户外是生活的一部分,也不是全部,你的生命也不是属于你一个人的。我不想冒险,就希望平平安安玩几十年。”
对大多数人而言,登山不是一场冒险,而是生活的一面。
来源雪线之上
【西藏攻略】骑行的小伙伴,怎么把你的自行车带上火车?
【西藏旅游进藏注意事项】物品准备/证件准备/健康准备/
【西藏攻略】西藏实用贴,超级实用喔!
【西藏边防证办理攻略】西藏哪些地方需要边防证/怎么办
【进藏穿衣攻略】去西藏怎么带衣服
【进藏药品准备攻略】抗高原反应药物及常用药品简介
【拉萨骑行攻略】拉萨骑行DIY
【藏语番外篇】教你说藏语(有罗马发音和汉语发音喔!)
游西藏不可不知的7大风俗与禁忌
【冬游阿里攻略】冬游阿里tpis/冬游阿里线路推荐
【进藏必看】西藏各地市旅游质监执法投诉受理电话
以拉萨为中心的骑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