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2017-09-15 320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2014年,山友“大三”在冬季小五台。

每一个喜欢户外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户外生涯。登山并不一定是惊险离奇的冒险,而是生活之中的乐趣。

我们希望记录下这些故事,让登山成为一件更贴近生活的事,让每一个希望走向山野的人,都能有迹可循。

山友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平时也都生活在我们身边。一个人究竟为什么去登山,登山又带来了什么?

山友“大三”的户外生涯,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大三热爱摄影,常把镜头对准户外风光。

大三是新疆人,从小在伊犁长大。小时候住得离山近,家里后边的小土山是他登山的启蒙之地。

“从小逃课爬山、下河捞鱼、爬树抓鸟,童年过得还是很快乐。喜欢去山里撒野,原因也许是从小就喜欢逃课和邻居家的小屁孩上山放羊。”

2012年,大三来到北京工作,从事酒店设计。平时工作忙,他只能挤时间爬山。有时周六白天忙工作,晚上离开北京,凌晨到达营地。小睡一会儿,他会四点半起来拍日出,中午做个饭,下山返城。回来继续加班。

“每周夜爬,缓解下精神压力。”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即便夜爬很累,大三也会为一个镜头守候很久。

北京周边的线路大三都已差不多走遍,他会做一手好菜,还喜欢给大家摄影、放电影,总能带动营地气氛。

“在户外,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出去炒几个菜,研究下美食,都很有乐趣。哪一天在户外拍到一张好照片,也会兴奋好久。”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醉美晨曦,大三2013年摄于大五台。

大三的周末几乎都在山里露营,不过,这种生活方法并非一蹴而就。早在十余年前的校园时光,大三就已与户外结缘。

校园时期:与户外结缘
“大三”这个名字本身,便是来源于大学时期。

“2005年,我上大学三年级时,参加杨春风组织的博格达活动,就被大家叫做大三了。”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2005年,大三在博格达的集体照。

湖边的帐篷——大学时期,大三在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读设计。2001年,大三和同学前往新疆赛里木湖边游玩,看到一个老外在湖边扎营。那是他第一次看见户外装备,顿时有了兴趣。

“第一次见帐篷,我就被吸引了,感觉特别好。”

他尝试着和老外交流,老外说了一大通,他只听懂了“防水”这个词。这次经历就像是播下一颗种子,通过打听,大三在乌鲁木齐的一家户外店买到了第一顶帐篷。

“第一顶帐篷在宿舍里扎了一个月,大家轮流睡。”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大学时代的大三。

初次体验——有了装备,大三筹划起第一次户外之旅。抱着拍点好片子的目的,大三和一名摄影班的同学去了索尔巴斯陶山区徒步,谈起这次经历,他记忆犹新:

“我带着一个军包,抓绒睡袋,户外店买的帐篷,军包把我的腰磨了个大泡。我同学背着被子褥子,每天晚上吸潮以后被子就变得特别重,早上起来只能等被子晒干了再继续出发。”

户外初体验后,大三一发不可收拾。

我的大学周末基本都是在山里度过的。周五披星上山,周日踏月回家。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大学时代,大三一有空就往山里跑。

鲜肉领队——从2003年起,大三课余时间在户外店找到一份工作,这份工作也加剧了他“入坑”的过程。

“第一次见到户外店的包,感觉是世界上最好的包了。当时去户外店上班,主要是出去玩不用花钱,当领队还能挣点钱,买装备还便宜。在大学时能找到结合自己兴趣的工作,蛮好的。”

平日在户外店上班,周末带队爬山,他很快走遍了乌鲁木齐周边几乎所有的路线。

“户外店的工作就是卖货,周末带队走线,活动带动销售。每周都组织露营。有的线路一年走七八回。”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2003年,大三在哈熊沟。

夏特之路——2005年,大三在陕西卫视上看到一期关于“夏特古道”的节目,被夏特的风光深深吸引。在2005年,夏特还是一条小众的线路,大三决定和朋友们一起去试试。

“当时夏特去的人特别少,我们去之前特别紧张,有一种去了就回不来的感觉。”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2005年,大三和队友在夏特古道。

夏特是大三早期户外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一次长线:

“我和砾石的无道黑、小波都背了30多公斤东西,我的包里有一大包定做的囊,每天徒步十个小时以上。”

夏特徒步的八天里,大三和队友每天都吃囊,加上酸豆角蒸米饭。走到后半程,已经毫无胃口。有一次,他们遇到一支物资充裕的队伍,眼巴巴地看着人家在河边洗着青菜。

“我们就去捡河里的烂菜叶,终于吃上了蔬菜。”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2005年大三参与夏特徒步照片,同行山友拍摄。

回忆起2005年夏特的岁月,大三仍然记得那些艰苦中的乐趣:

“每天下午六七点扎营,我们就挖个坑套个塑料袋用热水泡脚,特别舒服。几个人泡完水就成黑色了。”

夏特回来之后,大三的户外生涯也更为专业。他更换了更多的装备,也开始走更多的长线。三次攀登天格尔峰、四次穿越博格达、参加新疆登山协会组织的冬季塔克尔巴斯雪山培训课程,大学还没毕业,他的足迹已经遍布新疆。

户外的缘——在校园之外,大三是户外店的鲜肉领队;在校园之中,他也是“户外名人”。

“我大学每天保持跑步,每天早上跑三四公里,一顿可以吃两个拌面,一笼包子。有一次和同学吃饭,他打了两个包子,我打了九个包子,他问我在等谁,我说每天都吃这么多个。”

大三是校园里的环保协会社长,经常组织同学们一起户外。学校不让搞登山徒步的活动,他也有对策。在招募广告上,就把活动取名为“水库露营观鸟”,或者“公益徒步”,为此经常被校领导叫去谈话。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大学时代,带着同学一起露营。

学校难以阻挡同学们参加户外的热情,每次大三的活动招募一出,报名者络绎不绝。看到大三在户外拍的美景照片,报名的女生更是摩肩接踵。

问到在学校组织户外活动最大的收获,他笑呵呵地说:

“2004年,组织活动时认识了小刺,我看这女孩很不错,不光长得漂亮人还很善良。小刺当时在给学校两个维族小朋友补课当家教,但都不要任何费用,我想这年头这么善良的女孩哪里找啊,所以后来就在了一起。”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大三与小刺2004年在户外活动中相识。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2010年,他们结婚了。

不过,即便是如今的老婆大人,当年参加大三组织的户外活动也不敢迟到。大三组织的每次活动都严格要求,谁也不许迟到。

“一分钟也不等。直到今天,我上十年班都没迟到过。”

工作之后:户外融入生活
2006年,大三大学毕业了。在毕业时,他面临着选择,是投身户外行业,还是找一份专业对口的设计师工作。

“上大学时,在户外店做了四年兼职领队,一年露营加起来四十多天。毕业后,奔着爱好不能当工作来干的原则,还是选择了另一种人生。”

毕业后,大三先是在本地的设计研究院工作,工作虽悠闲,却让他觉得很没意思。2007年,他去了深圳闯荡,后来又来到北京。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工作之后,大三并没有放弃户外。

虽然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之间来往,大三对户外的热爱却如影随形。

远赴深圳——2007年7月,大三来到了深圳。他并没有海投简历,在新疆户外时拍摄的照片成为了第一份工作的敲门砖:

公司里基本所有的同事都来看照片,南方人基本都没见过雪山,设计总监一听我是新疆来的,问我家离布达拉宫是不是特别近,财务艳姐听说我家是伊犁的,说我们那的伊利牛奶特别好,面试完后让我回家等通知。当天我就去上班了。

离开了新疆,户外并不能像大学时期那样频繁。虽然工作特别忙,但大三并没有放弃户外。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在深圳的时光,大三户外以海岛露营为主。

一开始,大三在本地的论坛约伴出去露营,在经历了第一次海岛露营之后,他渐渐发现,户外是一件不分地域的活动,虽然远离了新疆的雪山冰川,在南方的海岛,同样可以享受露营。和在新疆一样,深圳周边的路线很快被他走遍。

去了几次海岛后,大三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同事们,大家也都想体验户外露营。

大三很热心,带着公司同事们去汕头汕尾,海边露营。去小辣甲岛,赤洲岛等荒岛露营。露营时,他带队拍照,做饭聚餐,户外让他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光。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海岛露营。

前往北京——2012年,大三前往北京工作。远离老婆孩子、人生地不熟、工作压力大,从大海边的深圳来到雾霾围城的北京,大三仍然保持着乐观,他在朋友圈写道:

“在一个城市,要慢慢的适应这里的生活,这里的一切。喜欢不喜欢,你都在这里,学着慢慢喜欢这座城市,适应并融入她。

算来在乌鲁木齐生活了六年,深圳生活了六年,接下来的北京又怎么样呢?期待春天了,组织公司的兄弟们都多出去走走。”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2015年,大三摄于海坨扎营。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2016年,大三摄于小五台。

北京翻开了大三户外生涯新的一页。在北京,大三通过户外俱乐部认识了新的朋友,又和朋友们一起走遍了北京周边的山野。大小五台、海坨、北灵、后河、涞源……这些年都经常光顾。在公司,登山和摄影两大爱好,也让他成为了户外活动的组织者。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2013年,与同事朋友在大五台。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山之魅影。

在北京的日子,工作更忙了,假期也少了。大三试图在户外和工作间找到平衡。他已经很久没走过长线,但即便是一周一天的露营,也能给疲倦的生活放个假。他说:

“不想做的事可以找千个理由,想做的事却不需要任何借口。户外生活也许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也能带来对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期望。”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2014年,小五台冬季扎营。

户外的意义
大三与户外已经结缘十余年,他曾经笑着总结自己的户外生涯:

“纵情山水十五年,别人变瘦我变宽。”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大三坦言现在胖了,但是依然喜欢户外。

谈起这么多年为何对户外热情不减,大三引用了山友“老沈”的话:

“以前遇到的山友老沈曾经总结:户外就是强身健体,治病疗伤。治身体之伤,疗情感之伤。这也是我的户外座右铭。”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大三对户外的热情并没有随着时间衰减。

每次下山一有信号,大三都会给家里打电话,给老婆孩子报个平安。大三说自己很幸运,户外最难处理的就是家庭,但媳妇儿支持玩儿户外。孩子今年快4岁了,来北京看他,他也会带孩子去体验露营。

“户外是生活的一部分,也不是全部,你的生命也不是属于你一个人的。我不想冒险,就希望平平安安玩几十年。”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对大多数人而言,登山不是一场冒险,而是生活的一面。

来源雪线之上

西藏旅行实用信息


本站在建设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若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日内删除。

玩转西藏 游记攻略 我喜欢登山,大山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西藏人文,藏族文化,西藏心灵 https://www.51wzxz.com/13347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