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磕长头的朝圣者只为贴近温暖的灵魂,而美丽的青稞,却是藏族人一直珍视的生活信仰。从勇敢的阿初王子历尽艰辛盗来种子,到上苍赐予这片高原净土和充足阳光,伴随着雪莲花下的雪水滋润,才有这弥足珍贵的颗颗秋实。拜自然所赐,青稞以其丰富的β-葡聚糖、稀有的营养成分和丰富的微量元素闻名于世。青稞食品已融入到藏族人民的生活而须臾不可分离,被视为生命的粮食。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却不乏百岁老人?
这与日常食用青稞密不可分,尤其与青稞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青稞β-葡聚糖息息相关。经常食用富含β-葡聚糖的青稞养生米,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调节生理节律的作用。
追溯青稞
裸大麦(青藏高原地区藏族人民称为青稞),内地称为元麦、米大麦、裸大麦等。青稞一词源于宋朝丁度所著《集韵》(公元10世纪)一书记载:“青稞谓麦曰稞”,故青稞无疑是“青州之麦”。古代的青州是指今山东省胶州、济南一带。青稞,藏语谓之“耐”,别名叫“祝”,青稞的粮名也叫“祝”,有白、黑、蓝、紫、褐等多种,是大麦的一种,籽实没有外壳,所以也称之为裸大麦、米大麦。按芒分为长芒、短芒、钩芒、无芒等几种,按生长期又分为冬青稞、春青稞,以及早熟、中熟、晚熟青稞等。
它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几乎占西藏粮食作物的一半以上,有些高寒地带甚至达到80%以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西北部(甘孜、阿坝州)、甘肃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种植面积在30万平方公里左右。
对温度的要求: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8~35℃,苗期能经受-10℃左右的低温,花期在0℃以下容易受冻害,乳熟期仍能抵御-1℃的低温。
对土壤的要求:适宜在粘壤及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上栽培,耐盐能力强。
对水分的要求:吸收48%~50%的水分就开始萌芽,在土壤水分15%以上就能生长。
对光照的要求:长日照作物。
总之,青稞具有抗旱、耐寒、耐湿、耐盐、耐病、生育期短(100~130天)、适应广、产量稳定,可晚播早收等优点。
营养价值
青稞的营养成分:青稞含蛋白质10%~13.5%,脂肪0.8%~2.7%,膳食纤维10~14%,特别是β-葡聚糖含量能达7%以上,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和维生素。
青稞特有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青稞特有的成分主要是β-葡聚糖(平均含量6.25%),生产于西藏高原地区的青稞的β-葡聚糖含量更高,开发前景很大,其次是生育酚和类黄酮。
收割方式
传统收割方式:青稞的传统收割方式是使用镰刀进行收割。镰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上世纪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在农耕时代,镰刀为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主要农具。
现代收割方式:青稞的现代收割方式是使用收割机进行收割。收割机是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等工序。现在西藏很多地方在有关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大部分都能实现收割机收割。
图/大刀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