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各地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呢?
日喀则市
位于东经88. 8°,北纬29.2°,在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是从古到今的后藏重镇,藏语称“溪卡孜”,意为“土地肥美的庄园”。14世纪初期,大司徒强曲坚增战胜萨迦王朝,建立帕竹王朝后,得到元、明王室的庇护,设了十三个大宗溪,最后一个宗就叫做桑珠孜,自此,日喀则的全名称溪卡桑珠孜,简称溪卡孜,汉语译音为日喀则,这就是日喀则的地名由来。
南木林县
位于东经89.0°,北纬29.6°,在西藏自治区中南部,冈底斯山南麓。1960年设县。南木林,系藏语,意为“全胜州”。
定日县
位于东经87.0°,北纬28.6°,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南邻尼泊尔。1960年设县。定日,系藏语,意为“‘定’声小山”。相传一个喇嘛掷石,“定”地一声落在该地,后来在该地小山上建寺,取名定日寺。一说为“飞来峰”。
萨迦县
位于东经87.6°,北纬29.0°,在西藏自治区南部。1960年设县。萨迦,系藏语,意为“灰白土”。
拉孜县
位于东经87.2°,北纬28.5°,在日喀则市中部、念青唐古拉山最西部。拉孜,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
昂仁县
位于东经87.2°,北纬29.4°,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部。1960年设县。昂仁,系藏语,意为“长沟”,因地形而得名。
谢通门县
位于东经88.2°,北纬29.4°,在西藏自治区西南部。1960年设县。谢通门,系藏语,意为“见后满意地笑了”。传说莲花生大师看见这个地方后满意地笑了,故得名。
定结县
位于东经87.7°,北纬28.3°,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南邻尼泊尔。1960年设县。定结,系藏语,意为“水底长出”。相传从湖水深处长出一座小山,以后在小山上建宗,得名。
仲巴县
位于东经84.1°,北纬29.6°,在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南邻尼泊尔。1960年设县。仲巴,系藏语,意为“野牛之地”。
吉隆县
位于东经85. 2°,北纬28.9°,在西藏自治区西南,冈底斯山南麓。1960年置县。吉隆,系藏语,意为“舒适村、快乐村”。
位于东经85.9°,北纬28.1°,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南邻尼泊尔。1960年设县。聂拉木,系藏语,意为“颈道”。因当地东面有一山,山形似象,过去的通道位于象颈山,故名。
萨嘎县
位于东经85.3°,北纬29.3°,在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雅鲁藏布江北岸。1960年设县。萨噶,系藏语,意为“可爱的地方”。
位于东经89.4°,北纬29.0°地处西藏南部,日喀则市东部、年楚河上游。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
白朗县
位于东经89.2°,北纬29.1°,在西藏自治区南部。1960年设县。白朗,系藏语,为两姓氏名。传说13世纪西藏著名的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敦炯两人曾一起在此念过经,后来取二人姓名首字,白与巴音近,故名白朗。
仁布县
位于东经89.8°,北纬29.2°,在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1960年设县。仁布,系藏语,意为”聚宝“。
康马县
位于东经89.6°,北纬28.5°,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南邻不丹。1960年设县。康马,系藏语,意为“红房”。
亚东县
位于东经88.9°,北纬27.4°,在西藏自治区南部,东邻不丹。1960年设县。亚东,系藏语,意为“漩谷,急流深谷”。又称“卓木”。
岗巴县
位于东经88.5°,北纬28.2°,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南邻锡金。1962年设县。岗巴,系藏语,“雪山附近”之意。因在卓木雪山和康钦甲午雪山附近之村庄,故名。
来源:川藏线资讯频道